少年人的情感表达很纯粹,喜不喜欢都会直接表现出来,所以杭梦跟邓以蕊平时没少被班上的同学针对。
一开始仅仅是扯个小辫子什么的,那些同学会绕在邓以蕊的课桌旁,嘻嘻哈哈地模仿班主任刻板的语气和腔调:“邓以蕊,你这次考了多少分?你看看你的成绩,是要向你的好朋友看齐吗?”
结果当天回去,邓以蕊就剪掉了自己的马尾辫,顶着和杭梦相似的发型走进教室。
这引起了那部分人的不满,于是她们开始加大对这两人捉弄的力度,方式已经不局限于扯辫子,他们会用纸团包着橡皮擦丢到两人的背上,会将擦下来的橡皮屑倒在两人头上。
严重一点的恶作剧,就是趁杭梦上厕所的时候,将她反锁在厕所隔间里,直到午休结束才把人放出来。
他们不觉得这是“恶”,而是将这所有的行为都归纳为同学之间的“戏弄”、“小把戏”。
程力是喜欢邓以蕊的,但是这不影响他是班里的孩子王,每个学生都怵他,而且每次玩起这些“小把戏”来,都是他带的头。
邓以蕊对他烦不胜烦,却又因为程力威胁她说,如果邓以蕊不接受他的好意,他那些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每天都会准时送到杭梦手上。
一个周五,他约了邓以蕊放学后去“约会”,其实也只是一起看场电影,七点电影看完后两人就各回各家。
然而,他们前脚刚离开,后脚杭梦便被人用邓以蕊的手机发了短信约到教学楼顶楼。
她刚走上去,就知道自己被骗了,那群人动作迅速地锁了通往天台的铁门,在门后嘻嘻哈哈。
“杭梦的头,像皮球,一脚踢到百货大楼。”
“哇,说起来邓以蕊是不是跟老大去百货大楼约会了?”
“厉害哦~怪不得把手机都丢给我了,还说杭梦太黏人,一步都离不开她,让我帮忙应付一下,骗骗杭梦。”
那伙人完全忽视了杭梦的哀求,不一会儿就嘻嘻哈哈着走远了。
傍晚,下起了雨。
杭梦又饿又冷,手机也被那些人拿走了,于是只有不停在心中祈求邓以蕊早些回来,却又想起那些人说的话。
——“杭梦太黏人,一步都离不开她,所以邓以蕊把手机给了我,让我帮忙应付一下,骗骗杭梦。”
她不停向天台一角挪去,那里堆放着一些纸箱,虽然被雨淋湿了大半,但勉强可以挡雨。
天台是高年级经常跑上来偷懒作乐的地方,半大的孩子往往把自己想象成大人,聚在这里抽烟喝酒,哪怕总是被政教主任杀到天台上来抓个现行,吃了处分写了检讨也依旧乐此不疲。
然而现在学校里的学生都回去了,下雨天政教主任也不会出现。
杭梦心里想:邓以蕊应该也不会来了,我不能总麻烦她,不能变成她甩不开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