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段苏禄平静地看着他:“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由他的成长环境,他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我们谁都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改变他人的想法,但我们至少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肖瑜眨眨眼:“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不如,拍个公益广告吧,”段苏禄难得地笑了,“感谢那些未曾谋面,却为我们每个人的安稳生活都做出了贡献的‘小人物’。”

三天后,盛翎集团旗下的盛翎公益基金会联合肖瑜工作室出品的公益广告《小人物》上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也还是下午6点~

第24章

《小人物》的第一个镜头, 从飞扬的落叶开始。

高高的梧桐一树金黄, 显示此时正是秋季。梧桐叶下纷纷,很快在路上铺了一层金色地毯, 上班族踩着落叶行色匆匆,小姑娘们感于秋景举着落叶自拍,小孩专挑枯黄的树叶, 把它们踩得咔吱作响,谁都没有留意到, 画面一角有个橙色的身影, 正握着大扫帚默默清扫着这条街道。

画外音响起:“我叫郭芳, 今年五十二岁,是一名环卫工人。”

“我们早上四点就要到岗了,这条长街一直是我负责的。”

画面一切,从郭芳四点到岗开始拍起,此时天色未明, 长街上空无一人, 连早点铺子都没开张, 郭芳就这么独自在昏黄的路灯下清扫着。

慢慢地, 天色亮了起来,有早点铺子开始提前张罗,长街上渐渐有了第一批早起的人,偶尔有汽车开过。

镜头跟着郭芳从长街这头扫到另一头,沉睡的城市终于被唤醒,路上车水马龙, 行人川流不息,街道两旁的铺子全都开张了,开始为一天的经营忙碌,整条街道变得热闹起来,汽笛声人声不绝于耳,郭芳在这个时候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

“这时候人多,也不方便干活,我就习惯坐在这边看着。”

郭芳把环卫车停在路边一棵大树底下,自己蹲坐在马路牙子上就着凉水吃刚买的的馒头包子。

“这条街上的人,上班的、上学的、出门买菜的,只要从这走过几次,我几乎都认得出来。”

“他们?他们应该认不得我吧?谁会注意我呢?”郭芳笑了起来,抬手指了指身后的包子铺,“这个老板应该认得我,我天天跟他买包子。”

郭芳上的是早班,下午就可以下班回家,这个时候还不到饭点,她习惯在社区姐妹们组的舞蹈队里跳一阵舞。

“儿子大了,在外地工作,也不常回家。”

“还没结婚,我就担心,万一以后亲家上门,嫌弃我是个清洁工……”

“上班的时候,也会碰到有当家长的对孩子说,以后不努力就要像我一样什么的,心里也不舒服,可一想,人家好像也没说错,我干这个,不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嘛。小时候家里穷,没上几年学,小学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镜头回到大街上,有行人往垃圾桶里扔早餐袋子,没扔中,打在桶壁上掉了下来,行人没注意,急匆匆地走了,郭芳走过去,把早餐袋子捡起来,重新放进垃圾桶。

“不过我有时候也在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指不定以后用不着谁去当清洁工了,全由机器人来干,大家都不用脏不用累。”

“可现在不还没有嘛,这些活,总得有人去做啊?”

“成就感?”郭芳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能有什么成就感?就有时候扫完地一回头,一整条大街看着干干净净的,自己心里也挺敞亮的吧。”

画面渐渐从长街上淡出,屏幕上出现一行字“郭芳——2017年京州市‘十佳环卫标兵’”。

画面切换,晨光熹微,一群外卖员穿着统一制服站在配送站点大院里,由站点负责人开始点名、讲解注意事项,这都是例行工作了,大家听完,喊过口号,开始正式拿单。

镜头跟着一位外卖员拿货装车,进行配送,画外音响起:“我叫高阳,今年二十一岁,是XX生鲜的外卖员……”

……

夜幕四合,万家灯火亮起,高阳还在路上奔波,“还有两单,送完这两单我就下班。”

……

高阳从一个小区出来,指着周围对镜头说:“这片,这片,还有那个小区,都是我负责的范围,现在的人都忙,没那么多空去买东西,有我们送货能给他们省不少时间。”

“那个小区有个老大爷,时髦,也在我们这买东西,有一回我给他送货,敲门半天没见声,后来我给他打了七八个电话才开的门,这一开门,嗬,家里一股焦味,原来他煲着汤睡着了,要不是我把他叫醒,指不定出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