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少年行 盐盐yany 2550 字 2023-02-25

仔细想来,韩棠这次的劫是凌霄子道长亲自去解的,也不算凌崖子骗人。能花钱给重要的人买来福报,只怕多少银子景策也愿意出。

景策又问我:“你们又是怎么认识的?”

我想了想,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把当初在鬼市上遇见凌崖子的事跟景策说了说,“后来又在柳铺集上遇见,他追着我要卖符给我,差点被阿恒打一顿。”

景策喝了口酒,笑道:“那个说辞,是挺欠打的。”

凌崖子靠着亭柱,眯着眼睛道:“你不知道这傻小子多大的能耐,跑到鬼市上卖御赐之物。”

我突然恍然大悟:“所以你当时就认出我来了?所以才跟着去我家借宿?”

凌崖子点点头道:“当年柳家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没别的意思,就想看看你这些年过得好不好,事后我也没告诉师兄和皇上。”

我冲人抱了抱拳:“多谢了。”

想了想又自嘲地笑了:“不过皇上可能早就知道我们隐居在牛角山下的事了。”

凌崖子急忙摆手:“那可不是我说的。”

“我知道,”我笑道,“咱们这位皇上知道的,可能远比咱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景策对此倒是认可,点了点头道:“我也有这种感觉,通过阿棠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知道阿棠是触动了别人的利益被人陷害的,所以不管那些人在朝堂上对阿棠如何构陷,皇上都无动于衷。”

我:“那些大臣们其实都错了,他们以为他们要对付的是韩棠,可实际上这件事是皇上让办的,把韩棠撤下来,便是皇上在这件事上服了软、撤了手,咱们的皇上可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呐。”

“是啊,咱们也错了,”景策笑道,“我当初还说阿棠在朝中没有靠山,征地的事他办不成,如今看来他不仅有靠山,还是最大靠山。”

凌崖子伸手到亭外,接了几片杏花伴酒,欲把杏花同酒醉,边喝边道:“你们不要觉得我是皇上的亲兄弟才为他说话,但我其实三两年也回不来一趟,与皇上也谈不上多深厚的兄弟情。我说句中立的话,咱们的皇上虽然算不上多英明神武,身体所限,他有很多事都没办法亲力亲为。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他的臣民,他可能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兄长,但绝对是一个好皇帝。咱们要相信咱们的皇上。”

我怔在原地,凌崖子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我说的。

第202章 丁一

四月中,西北的战事传来了捷报,果然如阿恒在信里所说的那样,突厥已经耗不起了,要送上降书求和,还专程派了使臣来京商量求和事宜。

上任突厥可汗阿史那莫禾共有四个儿子,如今掌权的是他的大儿子阿史那从恩,这位阿史那说来也是个狠角色,将下面的三个弟弟一个毒死在大年夜,另一个绑在哨塔上直接晒死了,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小才幸免于难,阿史那从恩至此坐稳了突厥的第一把交椅。

只是连年征战加上内讧已经耗尽了这个马上民族草原上的最后一点汁水,阿史那从恩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终究是走上了跟他老爹一样的路对大周求和。

这场仗打了五年之久,不只是突厥,大周也是耗尽了国力,如今总算要打完了,说得上是普天同庆,那些互相针对的大臣们之间也都暂时放下了芥蒂,举朝上下一派和谐。

大臣们忙着歌功颂德,也就没人管韩棠在南边征地的事了。其实众大臣们也都看出来了,皇上有心要保韩棠,他们既然动不了他,索性也不跟着硬碰硬了,主动把地交出来的还能赚一个体恤君恩的好名声。韩棠借此机会在南边干的风生水起,只一个月的功夫就把江浙一带的地收了个七七八八。

皇上重重赏了景家和景皇后,大狗子也跟着沾了光,在禁军的职位跟着提了一级。有些闻风而动的大臣竟然蠢蠢欲动,上赶着巴结大狗子了。

唯一一个不开心的可能就是二皇子李钰了。

在科举罢考一案上李钰风光了一把,借了白博琼的风成功赚取了众考生的好感,还在皇上那里得了赏。可坏就坏在他在贡院门口那一句“征地一案皇上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他本是想借势逼着皇上处理韩棠,不曾想皇上却置若罔闻,直到杭州征地案尘埃落定,大狗子受了赏,李钰才忽然意识到,在韩棠一事上他操之过急了,虽然拉拢了群臣,却也失了圣心。

这些天来大狗子总来找二狗子一块出门,一次两次我还没放在心上,可之后大狗子几乎每天都要来一趟。再后来次数多了可能怕我起疑,大狗子就躲在巷子口等二狗子,被我撞见了一次竟然还躲着我,越看越有问题。

只不过户部近期事务繁忙,老相爷的病情也不见好转,我实在分不出精力来管他俩的事,看着没惹出什么乱子来也就放任他们去了。

直到那天傍晚,大狗子和二狗子结伴回来,大狗子伤了一只手,躲在后院里悄悄拿水冲洗。

我去喂将军才发现树下的血迹,把两个人叫到后院里一问,才知道他俩这些天到底在谋划什么。

大狗子憋不住事,几乎一问就招了:“我们把丁一给抓了。”

“丁一?”我愣了下,“哪个丁一?”

大狗子回了我个白眼:“你认识很多个丁一吗?就是总跟在二皇兄身后的那个人,当初在白水城不是还对你……”

我一个眼神瞟过去,大狗子识时务地住了声,但还是不甘心地喃喃道:“总之就是那个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