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克鲁格预料的那样,当德军装甲部队向着纵深突进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雷场首先出现了。那些反坦克地雷被埋在地下,步兵们从上面走过去的时候,由于压力不够,它们毫无反应,而一旦坦克压上去,就是一声巨响。

而更要命的是,盟军的轰炸机出现了。不过盟军似乎也低估了德军的前进速度,所以这些四发动机的大家伙都越过了正在前进的军先头装甲部队,而把炸弹丢在了他们的身后。听着身后传来的剧烈的爆炸声,魏特曼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这些重型轰炸机的威力他可是亲眼见识过的。要是自己遭到这样的轰炸,哪怕是强大的虎式坦克,也只能重新变成零件了。

魏特曼也知道,这些轰炸机的轰炸,意味着后续部队已经绝对没办法跟上来了。这样一来,如果在遭遇到敌人的防御阵地,想要形成突破就会非常的困难了。

一路上的地雷让德军的坦克不断的减少,这些坦克受损其实都不算严重,如果加以抢修,最多几个小时,它们就能重返战场。但是,魏特曼知道,这些坦克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盟军的攻击机肯定不会放过这些失去了运动能力的坦克的。

一路上,因为地雷,德军又暂时损失了三十多辆坦克,这些坦克大部分还都是打头阵的更精锐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美军的第二道防线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了,这时候,美军的各种压制火炮也开始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魏特曼将身子缩回到炮塔中,关上了顶盖,开始准备向着目标发起冲击。

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击2

155毫米榴弹的威力相当的大,即使是呆在坦克里面,也能感觉到155毫米榴弹在附近爆炸时造成的震动。而对那些呆在半履带式的装甲输送车里的士兵来说,可就不仅仅是震动这么简单了。155毫米榴弹爆炸的气浪已经能够让车辆剧烈的摇晃了,如果运气不好,炮弹的落点再接近一点,甚至都足以直接将装甲车掀翻掉了。而155毫米炮弹的弹片打在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薄弱的装甲上,更是发出一串的叮叮当当的响声。虽然按照设计,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装甲应该能够防御155毫米炮弹的弹片,但是这样的声音还是让车里面的士兵们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

好在炮击很快就结束了。接着,天空中传来了发动机的声音,盟军的攻击机出现了。

出现在天空中的是第二十一攻击机联队的a-38攻击机和a-47攻击机。在这些飞机的机翼下都挂满了火箭弹。这东西甚至都可以从正面直接干掉像老虎这样的厚皮。

随着炮击的停止,那些原本躲进了车内的高射炮手或是高射机枪手们纷纷打开舱盖,爬了出来,准备用各种各样的防空武器疯狂开火。不过他们的反应显然慢了,美军的攻击机已经开始发射火箭弹了。

炮击还没有结束时,美军的攻击机就已经在战场附近盘旋待机了。炮击一结束,他们就发起了攻击,顺利地打出了一个时间差。当德国人才刚刚爬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将炮口或是枪口转过来,美军的攻击机就已经向他们射出了一连串的火箭弹。

要说火箭弹还真是一种好东西,虽然后世的军迷们一看到火箭弹,立马就会在脑袋里冒出诸如“屌丝、低端、不上台面”之类的概念,甚至只要看到有飞机发射火箭弹的镜头,就大骂思维落后。其实,即使是在后世,在已经压制住了对手的防空的时候,用来对付有生目标的时候,火箭弹仍然是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就连最高富帅的美国空军,也还装备着价值19亿美元的ac-130这样的,专门用来欺负屌丝的飞机呢。而且,打火箭弹一样也是二十一世纪美国空军常见的训练项目。

至于二战时期,火箭弹就更是一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好东西了。在那个时代,没有防空导弹,防空火炮的杀伤范围又很有限。大口径的高炮反应慢,射速低,对小型目标的攻击效率很低的。而中小口径的高炮的有效射程又相当的有限,有一些高炮,比如20毫米高炮的有效射程甚至远远不如航空火箭弹。这样一来,航空火箭弹几乎就是一种防区外武器了。用来做第一轮攻击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马龙对着一辆驾着双37毫米高射炮的半履带车一口气射出了8枚航空火箭弹。在打击目标中,37毫米高射炮是最为优先的目标。德军的37毫米高射炮和美军的40毫米高射炮一样,都是源自于博福斯40毫米高炮,在性能上相当接近。从对此前缴获的德军37炮的测试来看,这种炮对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要比航空火箭弹的有效射程更大。而且毁伤力惊人,所以在攻击中,这种火炮被确定为最优先目标。

火箭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精度不高,即使是现代的火箭弹,即使是现代美国这样的高富帅自用的,采用了激光陀螺的航空火箭弹也算不上高精度武器,更不要说是二战时候的东西了,弄得不好,发射出去的火箭弹飞着飞着就自己掉过头来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在太平洋,有一架倒霉的美军战斗机就是被自己发射出去,然后在空中打了个转,又飞回来了的火箭弹给击落了的。这可能算是史上最奇葩的击落了。

不过马龙倒是没有这么倒霉,他射出的火箭弹都没有发生倒飞这样的事情,而且第3枚火箭弹就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将这辆半履带装甲车炸成了一个大火球。而其他的几枚火箭弹虽然没有击中什么大目标,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好几个刚从另一辆装甲车上跳下来的德国兵就被马龙射偏的一枚火箭弹给炸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