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搡这位刚想发怒,看到对方五大三粗,一脸的横肉,关键是手里还拿着兵刃,明显不好惹的样子,将想要对其灵魂尊严攻击的谩骂收了回来,冷冷道:“招高级家丁,月俸二十贯。”
“啥,有这好事,我……”
大汉伸手就要去揭榜,顿时被左右的人拦住了:“不用揭榜,进院子就成。”
大汉讪笑起来,摸着后脑勺傻笑道:“俺还以为是京城的规矩,原来不是啊!”
“京城?你去过京城吗?别在这里胡说八道。”旁边一个矮胖的家伙不怀好意道。大汉哪是个好说话的主,大眼瞪小眼的威胁对方。
突然,一声‘阿弥陀佛’,身后一个老和尚开口道:“两位,颇有慧根,佛缘深厚……”
“贼秃,再多说一句,爷爷打碎你满口黄牙!”
第451章 和尚、屠夫和莽汉
如果想要清闲,不受打扰的话,在大宋当官是非常享受的生活。
当然,有几个前提,知州及以上的文官,进士出身,被政敌排挤无所事事。
事实上,在大宋没有几个知州会去管州内的政务,一般都是通判忙里往外。所以,在大宋,进士出身的文官绝大部分要经历通判的履历,因为这是熟悉地方事务最重要的经历。一般来说,知州级别的官员到了地方上之后,会做一两件事,比如说疏通河道,比如说修建书院,做完这事之后,三年任期就能随便划水了。这叫刷政绩。
至于说励精图治这种事,不是没有,而是绝少数。
《论语》早就说过了为官之道:多看少说,谨慎做事。这才是为官之道。两千年来,恪守这条做官法则的官员,不见得一定会辉煌腾达,但是稳中有升是不难做到的。
想想知州都不愿意管理俗务,像吕惠卿这样的高官,怎么可能揽着工匠的活计,替李逵去忙里忙外?
宣抚使衙门将事发到了延安府,然后再由军队配合,之后一层层往下,最后让李逵看不懂的是,竟然公孙胜担任了督造大炮的重责。之所以吕惠卿会对李逵拍着胸脯表示,他会给李逵准备一切,那是因为李逵是绍圣甲戌科的探花,正儿八经的文官集群之中的精英,这才有了大佬的头口承诺。但这样的承诺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公孙胜就比较倒霉了,他被迫接了军令状,只有十天的时间。他和工匠们研究火炮的材料,最后得出结论,光融化铜钱不行,需要精铜融炼,才能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