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页

“天啊天,你不分忠奸,枉为天,地啊地,你不辩是非,何为地……”锣鼓点子铿锵有力,戏台上,那一身华丽元帅服的俊俏小生,抱着另一个白衣散发的男子,面对台下,一句句念白,说得是激昂起伏,动人心弦,最高昂处,忽转唱腔:“恨不当年沙场死,劲节啊,一世英雄,奈何不死于战场,却亡于刑场……”语气一顿一挫,再转至高至极处:“苍天啊,恨不当年沙场死……”

一句未竟。戏台下,轰天的掌声,叫好声早已响成一片。

这场《生死别》,已经唱过最高潮,最好的念白,最好的唱段,最好的身法,刚才那一番血泪处斩,那一番苦痛挣扎,那一番生死相别,都已经演过,念过,唱过,剩下的,无非就是些交待后事的余波,不必再屏息闭气地观赏了,看官们只管用力拍手,死命叫好,好好地给自己看好的角儿捧场子就是了。

这《生死别》虽是新出来不久的戏,但因为词好曲好故事又感人且不落俗套,转眼间,便已传遍大江南北,大赵天下。

这出戏,说起来,讲的竟还是本朝的真事。

话说本朝本代,生出一对盖世的英雄来。风劲节将军和卢东篱元帅,当得是文武双全,忠义无双的奇男子。

他们镇守边境,力抗陈国大军,保得举国百姓安乐自在。又岂知,从来忠良遭忌,竟有那一干奸臣小人,看不得英雄得志,遂以阴谋手段处处陷害。

也合该是英雄命中有一场劫难,便是英明圣主,竟也无意中受了小人所惑,降旨以贪墨之罪将风劲节直接在军中处死。

将军乃忠义及天之士,虽有满腹冤曲,又怎肯抗旨不遵。在那边关之内,校场之上,英雄血溅三尺,而三军呼冤痛哭。

他的至交好友卢元帅,抚尸悲啸,泪尽而血,自此一病不起,辗转床榻之上,再也无力理事。

不想奸人仍不肯停止迫害,再施辣手,半个月后,圣旨再至定远关,因查主帅卢东篱,亦涉嫌风劲节贪墨一案,下令押回京中受审。

卢元帅何许英雄,岂肯再受刀笔吏之辱,虽掌三万大军,到底不肯妄举义旗,毁了自家忠义名头。接旨之日,便朗笑三声,伏剑自尽而亡。

两位英雄,一双将星,先后殒命于奸人之手,思之令人嗟叹。

幸好,公道二字自在人心。

那风将军死后,蒙天成蒙将军大义凛然,拼死力保,最后才免了将军人头被传送诸边示众之辱,令将军可以全尸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