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容谦一笑道:“我确实还念着点对故人的交情,不忍将他逼迫他太过,皇上若能给一点颜面,不再计较此事,自然是好,若是定要追究,我也不会过问。”

燕凛叹了口气。世人只道皇帝好,哪知皇帝不自由。要维护皇帝的尊严脸面,还想保有目前这有限的自由,这个闷亏,暂时竟是只能吃定了。此刻容谦笑而求情,反而给了他一个下台阶的理由。他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做,而是给容谦面子,才轻轻放过了此事……

这般思想起来,心中实在愤闷不平,偏又不能不咬牙忍下这口闷气。

于是自此以后,大燕国皇帝对于武林人物,就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

在他执政期间,燕国对江湖人物的打压清肃,几乎是不遗余力。他也曾屡次派人暗中与魔教接触,打听前教主的一切状况,称是愿意助魔教平定余患。

不过可惜的是,魔教中人并不象燕凛以为的那样,对于前教主一心一意,要斩尽杀绝,对于燕国官方的示好,不过是口头应付着罢了。

若不是因为魔教势力太大,在诸国都有根基,燕国一国之力无法全部肃平,只怕燕国朝廷也未必能一直同魔教和气相处下去。

在此之后不过二十年,燕国便成了天下闻名的,武林人物,江湖大豪,最不愿意停留的国家,国内的门派帮会势力彻底衰微。但燕国的民间治安,官府的控制力却在明显上升,天下人也不得不承认,侠以武犯禁,如果从官府从治理臣民的角度来看,禁绝这些民间的武力,确实是极有道理的。

为此,人们不免又给燕国君主加了一道“目光远大”的光环,却哪里知道,燕凛执政期间,一直坚持的大力打压江湖人士政策,最主要的目的,纯粹是给他自己出气。而那个真正得罪他的人,却再不肯跑进燕国境内去自讨苦吃。

当然,这一切,都已是后话了。

眼前的这个明月高照,夜风温柔的夜里,燕凛心中的疑问已解,且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暂时忍耐不予报复这个后果。而容谦也终于有机会笑问:“皇上怎么会半夜只带两名侍卫来找我?”

他这还是给皇帝面子,没把这不走大门却爬墙的事给点明了。

燕凛早知道这个问题逃不掉,然而,一被追问到头上来,脸上还是一阵热辣辣地发红:“我,我,我心情不太好,就想来见见容相,我……”

难得他一个皇帝,说话居然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地不成样子。

容谦板了脸,皱了眉,一副不悦的样子盯着他。

燕凛心虚,低了头不敢与他对视,过了一会方道:“我错了,以后再不做这样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