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页

除了燕国,各国都是分兵进击,每过一处,多是烧杀掳掠,他们虽然想稳扎稳打,慢慢前进,一步步赶走这些异国军队,奈何明知百姓奇苦不堪,又实在不能安心缓缓图之。

只好将精锐分兵进袭,只好不断以少击众,去阻挠各方军队。要不是他们这支军队确实足够强悍,将领们也个个出色,以这种孤注一掷的战法,他们早就让敌军们围歼追打,个个击破了。

他们人手太少,且很难得到补充。秦国本地的青壮,几乎都让秦王征进军队了。秦王倒是很肯让军队和秦旭飞协手合作,甚至合并。不过,这个时候……

秦旭飞自己又哪里敢让秦王的心腹将领,带兵进入自己军中。

不敢指望他们帮忙,只要不被他们扯后腿,只要他们能提供给他们足够的粮草辎重,秦旭飞就很满足了。

然而,就连这个,秦旭飞也得不到。各地的辎重粮草一直跟不上,很多时候,因为粮草问题,秦旭飞不得不放弃全军袭进的战略,而只能选择少数精兵快马奇袭。

毕竟自从秦旭飞连打胜仗之后,各国的军队作风就更加残暴疯狂了,以前他们占领了一地,只是抢掠,而现在,几乎就是屠城了。拿走一切能拿走的,拿不走的全烧掉,在秦国的土地上,对秦国的军队实行坚壁清野。

秦旭飞一路攻来,不断夺回被各国所占的城池,却凑不到足够的粮草。不是幸存的百姓不愿意给,而是他们已经一穷二白。为了能让战至重伤昏迷,难进水米的伤兵,多一分机会活下来,年轻的女人甚至忍着羞耻,狠心抛下还在哺乳的亲儿,挤出自己的奶水来喂他们,却无法从家中见底的米缸里,再找出一瓢白米,来给他们这支军队。

没有被占领的城池,还在秦王控制之下的地域,粮食固然是有的,但要通过各国的封锁,送到秦旭飞这边来,自然是难上加难,更何况,就算有机会办到,秦王会不会愿意投下大批军力,付出偌大牺牲,来给自己最害怕的三弟送粮食呢?

无论如何,秦旭飞可不敢做这个指望。好在现在前线吃紧,就算秦王想拖他们后腿,让他们消耗更多实力,也不敢明来。粮草不济,秦旭飞就敢提剑杀人,他杀人,秦王也不会出头为被杀的官员讨什么公道。

怒砍了好几个地方官员之后,他们总算有了断断续续的后勤保障,但是一直是捉襟见肘,种种不足。

所以,一次又一次,他们被逼得不能不以少量的军力去打最艰苦的战争。军士们能撑到这个地步,不止是因为他们是无数次战场上历练出来的百战精兵,也是因为,他们的主帅,他们的将军,做得让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埋怨的。

每一场战役,主帅总是冲在最前方,最大的危险,主帅总是担当得最多。局势逼得秦旭飞不得不一次次亲身上战场,从头到尾,承担起整个正面攻击的压力。

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胜利里,一回回超负荷地征战中,他完全是以个人的勇武和威信,在保持着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小兵们不懂什么主帅不应该冲锋陷阵的道理,他们更多的只是以主帅的行为,来判断自己卖命值不值,该不该罢了……

只是,再强的人,也只是个人,而不是神。力总有竭时,这样一直紧绷着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