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潘还没“这……”出来,贾雨村就来了,他听了甄英莲说的甄家的话他曾经云游到甄家给甄家顽劣的小公子当了几日教学先生,对甄家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不过贾雨村他不知道这个甄家和对他有恩的甄士隐家是没有关系的,但他也被甄英莲唬住了,谁让这是个少有的姓,不说“五百年前是亲戚”这样攀扯的话,往上数几代还可能是真的是连着宗的亲戚。
“小子冒失了。”薛潘朝贾雨村作了个辑,而贾雨村听完事情的大概,摸着胡子,说:“这‘收养’一事确实有不查的弊端,索性找不到家人的,到官造工坊当自由身学徒吧。”
官造工坊可是个好活计,“士农工商”里的“工”,是妥妥的正当职业,一时间又都叫好起来,然后贾雨村让负责的人把这项记下来,并且补充道:“女的到织坊,男的到瓷坊。”
这件事算是“完美”结束了,但闹腾了一番后贾雨村对甄英莲不喜起来,给了她五十两银子做盘缠,算是完全了却当年的恩情。第三日,就让胡门子带着人把她们这些记得家在何方的孩子送回去,最后还嘱咐胡门子“记得暗示他们捐万民伞”。
“这个甄英莲呀,虽说让我上任就得了名,但这得罪薛家的事情,还要写信给那边说明情况。”贾雨村一边写信一边心里更恼甄英莲。
那边薛潘虽然对甄英莲没了那最初喜欢的尽儿,但是还是觉得差了点什么,竟去那花楼里买了个小清倌儿,让她每间点上那胭脂,看着温柔低语、小心服侍他的人,薛潘舒服了。说着什么“这样的性情的才对嘛。”
……分……界……线……
远在京城的贾家人,听了老家金陵的新鲜事儿,坐在一起好一顿讨论:
“这薛家的也是糊涂,既然知道我们老爷与那应天府的关系,直接让那应天府的认那女子做干亲,再聘了来不就成了。”
“可那不太抬举那丫头了,她在那拐子处那些年,不通文墨不晓礼节,如何登大雅之堂,可做小……那又显得太不给应天府面子了。”
“我们是什么家庭,他托老爷才有的官,不说是干女儿,就是亲女儿给咱家嫡亲的爷们做小也使得。”
“罢了,这会儿也算是糊涂事儿过去了,听那架势,那丫头可不是好惹得,再来个破落户这园子里就闹腾了。”
“哈哈哈哈,还是林妹妹得人心,那薛家也快到了吧,不知道那薛家的宝钗是什么风情?”
作者有话要说:薛潘和冯渊被甄英莲打得懵了就像是……你想象一下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而甄英莲手里还真的有一棵树,虽然海棠树干不粗,但它真是木本植物,嗯……英莲骂人的时候的站姿,请想象张飞在长坂坡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