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英莲这般心里想着的,没有告诉林黛玉。她和林黛玉说了些在松江公主府上的趣闻,还有她回扬州在田野之间劳作的有意思的事儿。
甄英莲将自己在田间地头偶然作的两首田园诗也说出来给林黛玉,要林黛玉给批一下,毕竟在作诗这一道上,林黛玉可是甄英莲的老师。
林黛玉也认真地给甄英莲改了两个字,让她的诗意境更妙了。
甄英莲再读来林黛玉改过的诗,对着林黛玉一顿夸夸夸,把林黛玉都夸害羞了。
“你快别这样了,英莲姐姐,我总觉得你在乡野之间比我这在宅院里,心境开阔通达多了。”黛玉谦虚着说。
“不过我总以为女子即使在乡野也该是英莲姐姐这般,不想今日见到那刘姥姥,那姿态,特别是在吃食上,像个,像个母蝗虫般。”黛玉说这话,表情上有些嫌弃。
“黛玉妹妹,人的经历不同,而且你看她表现出那样,是个没文化粗俗的乡里人,可她不是逗乐了一园子的人?她是生活过不下去来贾家投靠人求人的,可不是要把姿态放低,做些讨好的,戏台子上的丑角的样子?”
甄英莲这话让林黛玉停杯深思,甄英莲又说了一句“都是为了生活。”
“是了,英莲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把她说成是母蝗虫,我……”林黛玉想到父亲教她要怜贫恤老,积善容人,她今天却把人说成是虫,她用手绞着帕子,想着要怎么弥补她。
林黛玉走到自己的书架前,看到最上面落了灰的启蒙的书,“她那孙子板儿,该是要启蒙的时候了,我将这启蒙的书送了她,也可以省下她买书的花销。”
“这样是极好的。”甄英莲个子比林黛玉高,帮她把那些书拿下来,是《三字经》《论语》等蒙学的书,贫苦人家买书可是花不少钱的,林黛玉是想的周到的。
刘姥姥第二天走的时候那是大包小包的东西拿着,千恩万谢的走的。甄英莲也是送了刘姥姥些东西,不是那些钱财绫罗什么的,而是她带来的一些种子。
“这些黄豆的种子是我在扬州种的,产量很是不错,这是洋人那边的叫辣椒的调味品,味道辛辣堪比茱萸,种了来可以拿到城里来卖,还有一些棉种,是松江那里弄来的,你多少的种点,改年来多些棉花缝补旧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