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温柔地道:“小女姓山,主家姓赵。”
这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情,既然合作,双方肯定都需要有一点了解,山水现在是准备试探一下南方市场,选对方,也不过是因为船小好调头。
“原来是山姑娘,”苏谦恭敬道,“先前得姑娘赚送线卷,实让在下佩服不已,不知是哪里的羊群,竟然能生出如此顺软之毛。”
“此为北方之物,”山水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直接了当地问,“不知船主,觉得这线卷应作价几何?”
她的事情还有很多,线卷、碳石、海草、村子,没有必要拐弯抹角。
苏谦怔了一下,心中瞬间一热,是了,此物是对方卖个高价,才找自己这种小海商,既然如此,那此事便成了一半!
他当下便回过神来,沉吟数息,终是咬牙给出一个价格:“每两一千钱,以小平钱付。”
说罢,他便停下话语,等对方讨价还价,甚至已经组织出语言,准备把江南的市场的各种罗绢价格各自分析一下,让对方明白这已经是个良心价了。
山水淡然地拿起一杯茶,放在手间,轻烟袅袅,意态悠然,却没有接话。
苏谦心中不由得有些急了,这货源只有对方一人,但像自己这般的小船商,在密州却是数不胜数,于是便又报出一个价:“一两一千二百钱,杭州织品极多,这织出的毛料若是太贵,很难卖出的。”
山水闻言,也不说话,只是轻轻一笑,低头拔弄茶碗。
苏谦心里焦急的不得行,不得不再提了报价。
“一千三百钱,不能再高了,再者,我苏家的有最好的工人……”
“一千五百钱,这是我能做主的极限,您找其它船商,不会给更高的价了!”
“一千七百钱……”
……
终于,当钱攀升到两贯时,苏谦喘着粗气,看山水目光如同看着仇人,却报不了更高的价格。
于是,山水终于喝下了进屋后的第一口茶,她迎接着对方的目光,泰然道:“那就,一贯一两罢。”
苏谦脸一红,随即一僵,差点没晕过去,怔怔地看了这女子许久,几乎面红耳赤——他哪里还不明白,对方就这么喝口茶的工夫,就已经把自己底价看得一清二楚。
但到底是商人,他尴尬地抹了一把脸,把刚刚溢出的情绪压在心底,不由地感激道:“姑娘大义!苏氏一门,必感佩您恩德一世。”
虽然刚刚气得不行,但能拿到手上这个价格,他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不知姑娘有多少线卷。”
“先生的海船是四百料的海船,”山水好整以暇地放下茶碗,“运力自是不凡,然,您能吃下多少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