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程摸了摸下巴,问道:“朝廷难道不知这些么?都这场面还不控制一下,这酒税是有多赚钱?”
宗泽摇头:“你还小,定是没听过民间俗语,有话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本朝酒税,占了朝廷课税快两成,各地你说,这些粮食,还能存下来么?”
赵士程有些无语,道:“行吧,我大约懂了,但是,宗老,若我能让南方产粮之地,不全用来酿酒呢?”
宗泽瞬间来了兴趣,略略探身,问道:“请赐教。”
“我能炼丹,可治瘴疟和水蛊。这些,可以换来粮食么?”赵士程问。
宗泽一时间睁大了眼睛,看了赵小公子数息。
对方平静地回视着他。
数息后,他缓缓吐了一口气,平静地问:“小公子,不知这船坞,你想建在何处?”
第89章 一个都不能少
既然最大的分歧解决了,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赵士程和宗泽一番商讨,说起了办船坞的事情。
“若说港口,那自然是板桥镇最好, 可惜那里是市舶司,也有州军的官制船坞, ”宗泽沉吟道:“本朝的客舟工匠,大多归官坞所有,私户船坞多在两广路、福建路, 密州本地,只有一处小船坞, 做的成是小渔船, 至于官坞,我翻看过县中的记载, 你想做那种两千料的大客舟, 必得打点上下, 加上工匠、土地,那至少要耗费三十万贯以上。”
“这投入也不是一次便能集齐,”赵士程眨了眨眼睛, “宗知州, 要不然, 咱们来一个五年计划?”
宗泽摇头笑道:“小公子, 老夫再有一年半载,便要调任了。又哪来五年之计?”
赵士程微微一笑,这事他已经想了一晚上, 终于想到解决办法, 这才有了五年之说, 就是把这一年半也算了进去!
“你在密州三年, 按朝廷法制,必然是会调任,如今密州算是上州,您就算是个上优评,也很难再调到上州了,”赵士程对此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先前种家活动,没有其它机缘,宗泽一辈子就只能是县令通判,“那么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去其它中州或者下州,要么去当京官。”
宗泽沉默,他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这对他从不是问题:“只要能造福一方,又何必管他是穷州富州。”
至于京官,他从未想过,如今朝廷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廷,诸公为了私利,官场早就没有了仁宗年间的平和,今天撵走一个尚书,明天换掉一个宰相,后天再冤枉一个将军,有志之士,差不多都已经放弃入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