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化宋+番外 九州月下 1413 字 2023-04-07

这些事情,让南方贫民早早就给自己计划生育,只养育两个孩子,多了的淹死。

在没有正经工业的情况下,大宋主要靠的就是国营酒、铁、茶、盐、巩这些民众所需之物敛财。

他有商业吗?有!

有工业吗?这个真不多。

在赵士程看来,这经济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围绕着膨胀的文官利益集团形成的巨大服务业,用来压榨普通人而已。

所以,在他推行土地改革之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杂税尽可能地清除一部分。

但这事执行起来很困难,朝廷百官在花钱时大大方方,在扣钱时,就是如杀父母了。

所以赵士程现在就必须开辟新的财源,其中碱就被他看中了,碱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无论是玻璃、食品、化工、药物、选矿都有它的身影。

工业建设之初,就离不开三酸两碱,只要能在这里下手,那么便能吸纳到更多的财源。

更重要的是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平民大多数是用不上工业产品的,这固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但也算是避免了,在平民身上收这种间接税。

这也是他最近考虑许久才做出的决定,毕竟钱和枪才是政权稳定的根基。

大宋公务员考试,也是他迈出道路的第一步,必须有一个站在他身边,且有左右局面的利益团体,他才有资格提改革,否则下场并不会比王安石好到哪去,把改革的希望放在执行人“品德”上,那简直是最荒唐的事情。

什么初衷都是好的,只是下边的人搞错了这些话,在他上位之后,才发现都是笑话,远的不说,他查阅当年吏部卷宗发现,青苗法的执行人数是要列入官员考评成绩的,不能说后来强贷强还的事情和上边没有一点关系。

正好,如今军队裁减,河北的边军既然没有了,那损失的就不补充了,全部裁掉,新加的几样杂税可以全减。

但是,这些事情要派人去向天下宣扬,尤其是偏远之地,否则让官吏们自己传达,怕要成为他们欺上瞒下的小金库。

赵士程还思考着,如今很多部门裁撤,有大量官员没有出路,要不然给他们一个宣召官的责任,让他们巡游各地,传答朝廷舆情,或许是个办法?

唉,太远了,先记下来,还是顾着眼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