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后李京姝就回去了雍州去了,看多了他身边有活蹦乱跳的人,现下看他孤零零一人还有些可怜样。
徐原青叫他上车,捎他一段。
杨明思索片刻上车了,画搁在旁侧,脊背挺直,坐的周正。
这样一个端方君子,配了火燎腚的蠢丫头,徐原青忍俊不禁,抬手给他斟茶,“婚期定了?”
闻言,杨明眼中浮现柔色,双手接了茶,嘴角含笑,“定在立夏。”
“挺好。”徐原青抿了口茶,念着往昔种种,他将茶杯搁下,正襟危坐,端着认真的态度说道,“太子的事世子怎么看?”
杨明抬眸看他,瑞凤眼无异色,他也将茶杯搁下,正色反问,“世子问的是我的看法还是杨家的看法?”
“自然是你的。”
杨家家大业大,徐原青当初骂过几位,结怨结仇不至于,对他不爽乃是人之常情,他在乎不了那么多人想法,再则,杨明是这一代杨家嫡子,他的立场无异于就是杨家的立场。
“我的立场并非是杨家立场。”杨明似乎看透了他心中所想,先将他心里的小九九破了,而后才慢条斯理说道,“家父远见卓识远高于我,我不敢妄专。”
平靖侯是杨明父亲,也是杨家的当家人,任户部尚书,手握大权,为官多年,清正廉洁,他自崇明帝少时就一心扶持他,做事有不居功自傲,有礼有节,进退有度,是崇明帝极为信任的大臣。
徐原青知道平靖侯的立场才真正代表了杨家的立场,但他也清楚,杨明的立场也能决定平靖侯的立场。
杨明澄清后才说出自己的回答,“杨某以为,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国安则民安,而国安需君臣一体,上下一心,明君当为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