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多是附近村庄的农民,将自家的农产品背来售卖。
至于他们为何蹲坐门口,则是有缘由的。
虽着东、西市里也有类似“地摊儿”的存在,只需缴纳坐税即可进入经营。
但对农民来说,自家农产品数量少价格也低廉,若再缴纳坐税便所剩无几。
还不如蹲在市场门口,行人来往络绎不绝又不用缴纳坐税,何乐而不为呢?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已不可考,反正如今便形成如此心照不宣的情形。只要不进市场,市场门口的差役自然也懒得多事儿,便是偶有那闲着无聊找事儿的,一句“我就坐着歇歇脚”又能奈他何呢?
于是,姜湉刚到北门门口,便看上了不少好东西。
首先是一背篓红艳艳的水蜜桃。因是农家自种之物,大小个头自不均匀,但并不影响其口感,更重要的是蒋晟单手一提估摸着约有100斤,却作价仅400文,要知道若是市场里面100斤大约需600-700文!
农民见两人眼睛不眨地全都买下,高兴地合不拢嘴,如此他不仅可早早归家,甚至还能买上两个糖画给孙子孙女甜甜嘴。
“老人家,果子太多不好携带,要不多给您10文,您将背篓也一并让给我可好?”,姜湉试探着商量。
老人闻言自然应允,他想着反正背篓又不值钱,空闲时自己编编不就好了,如今还能赚到10文岂不是更好?
于是,姜湉便以420文买到一背篓约100斤香喷喷地水蜜桃!
皆大欢喜。
接着,一筐鸡蛋、一筐鸭蛋、一板豆腐、两只山鸡、两担柴火
零零总总,均是又好又便宜。
于是尚未进入北门,便塞满了半车厢。
若不是怕剩下的半拉车厢放不下预定的肉菜,二人尚且停不下来。
这次再行车,便一路不停地到了肉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