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页

先是啤酒厂这边,没用俩月,就有了转机。

于敬亭这俩月一直保持着少量生产,勉强维持的状态。

看似风平浪静无事发生,实则偷偷酝酿。

就在年前,突然推出了之前没有过的碳酸气泡饮料,以及各种成箱的雪糕。

在剩下俩啤酒厂都在犯愁怎么展开销路清理库存以及收账时,于敬亭搞了个奇袭。

碳酸饮料也是用啤酒瓶装,就是后世俗称的大白梨。

制作非常简单,色素香精兑水打点气进去,有梨、橘子、菠萝三种口味。

穗子瞅准了北方还没兴起这玩意,提前让于敬亭跟苏哲说这事儿,她知道里面大概用什么,只是配方比例不清楚。

苏哲虽然是柳腊梅的丈夫,但这俩月被于敬亭攻克的差不多了,于敬亭想交的哥们还没有处不下来的。

于敬亭琢磨着,穗子说的那玩意,跟苏哲研究的化学肯定有相同的地方,直接跑过去说。

给苏哲气得差点从轮椅上站起来,残疾人都让他气好了——他研究的化学,跟对身体毫无好处的饮料配方,有一毛钱关系?

于敬亭大言不惭道,不都得用量杯天平啥什么的决定比例?

这臭不要脸的解释,差点给苏哲气绝交,可到底还是在于敬亭口诉下把比例鼓捣出来了。

第426章 方法挺好下次别踢

于敬亭在穗子的怂恿下鼓捣碳酸饮料,这个效果是超乎想象的好。

在此之前,北方的饮料大多都是橘子味偏多,玻璃瓶兑水那种橘子汁,销量也就那么回事。

碳酸饮料是前所未有的概念,在穗子的指挥苏哲的研发下,硬是把碳酸饮料提前弄出来了。

价格便宜,谁家都能喝得起,老少咸宜,一上市就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