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年,苏辙被贬化州,同年苏轼被贬儋州。原本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俩,在苏轼这次贬谪的路途上意外相遇。

这是两人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这一年他们一个61岁,一个59岁。

四年后,被徽宗平反的苏轼还未来得及复职便于北归途中逝世。此后苏辙独自面对官场倾轧十一年,直至死后安葬在兄长墓旁,二人才再度重逢。】

徽宗位面的苏辙老泪纵横。

此时的他已然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奸臣蔡京的打压,他选择了避其锋芒。如今他已致仕,筑室于许州,准备闭门不出,专心治书。

天幕预言他还能再活9年,那就趁最后的时间好好整理整理自己和父兄的诗词文章,编一本“三苏文集”吧。

神宗位面。

苏辙闭上了和哥哥吵架的嘴。

不管他们怎么打打闹闹,感情都摆在那里。乍然听到自己日后要被哥哥抛下十一年,他有点难以接受。

虽然明知道自己年纪小,可能活得会比哥哥长。但,谁愿意失去自己最后的亲人呢?

苏轼一看情况不好,连忙劝慰道:

“你不是还有妻儿孙辈吗?怎么能算一个人?看开点,人总归是会死的……”

“闭嘴!”

苏辙恶狠狠地说道。

如今是熙宁三

年(公元1070年),几年前才经历过父丧,苏辙现在一点都不想听他哥胡说八道。

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话都敢乱说,怪不得以后得罪那么多人。

新党得罪了,旧党又得罪了。敢情整个朝堂分三个党派,他苏轼是单独一党。

苏轼:……

来自弟弟的吐槽,最为扎心。

看他这样苏辙就来气,但是气了也是白生气。这家伙就这个性格,这辈子改不了了。

算了,捞哥哥就捞吧,谁让他宠他哥呢。

苏辙沉着脸推开他哥:

“这次先不和你计较了,以后管住嘴。”

苏轼:?

感觉作为兄长的威严地位不保,不行,他得说点什么维护尊严。

然后被他弟弟粗暴打断:

“手也给我管住了,不许乱写诗词得罪人。”

苏轼张嘴就要反驳。

又又又一次被弟弟打断:

“除非你想像天幕说的那样,以后咱们兄弟俩十年见一次面,多见两次就天人永隔。”

苏轼不说话了。

虽然发表自己的政见观点很重要,但弟弟也很重要。而且乌台诗案的后果确实太严重,他也无法保证再来一次他就能留下一条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