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承平的忽悠下,剩下的泗山盗们勉强接受了他的话,改旗易帜。
至于新名字,应承平也已经想好了。
——就叫“从心军”。
遵从本心,做最好的自己。
应承平相信,只要大家都坚定地执行他的理念,他就绝不会轻易地狗带。
而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解除了之前被泗山盗抓住的人的俘虏身份,将他们收纳进“从心军”里。
一来,他也当过俘虏,受够了做俘虏的苦,二来,这些所谓的俘虏,以前都是他的同僚,曾经并肩作战过,现在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首领,总不好意思看着他们还苦哈哈地待在俘虏营里。
对于这个命令,虽然其余人也有些反对,但反对的阻力倒没有应承平改“泗山盗”名号时大。
毕竟连名号都改了,他们好像也没必要始终坚持过去泗山盗的做法了。
在应承平什么“人多就是力量”、“一切以壮大从心军的力量为先”、“他们曾经都是我的兄弟,是人就不能弃兄弟于不顾”等等鼓动人心的话下,泗山盗又迷迷糊糊地接受了应承平的决策。
唯独有一点始终让他们想不明白……应承平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同僚,也未免太多了吧?
随便一抓,就全是他共事过的人。
而应承平接收、招纳这些俘虏的过程也很顺利,几乎没什么人反抗和提出异议,也没什么人逃跑。
若是换了别人,这些俘虏心中也许还会有些警惕和不信任,说不定会迟疑,甚至趁机离开。
但如果是应承平,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