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周,咱们需要集中精力,把文旅局的形象广告给拍了。你们两个有什么建议,花莳先说说。”
花莳是个社恐,黎箫希望她多加锻炼,可以承担更多。
花莳看看竺笙,这样猛地被问,她完全不知所措。
竺笙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回想一下,你平常看到的旅游广告。”
花莳沉思,她以前住锦城,在地铁里没少看到旅游广告。“就是,哦,通常分为两类,一种就是风景,另一种,有人的。竺笙是旅游大使,那就是风景加笙笙。”
能一次性说这么说,之于花莳,已经是进步。
黎箫竖了大拇指,为她勇于迈出去的这一步。“很好,懂得总结归类。笙笙,你怎么看?”
竺笙想起了文旅局发来的要求,美眸流转,“文旅局只说,拍几张漂亮的照片,也就是平面广告。可我们擅长什么呢?黎箫,我还记得你最初和我说过的话,未来的注意力,是属于短视频、微电影、短记录片的。平面的东西哪有视频更具生命力?”
“所以,我的建议是,平面要有,短视频也要有。广告的主题是,竹漂上的赤水,展现赤水最有特色的人文风物。其实我们之前已经拍了不少啊,素材也很丰富。”
黎箫嘴角弯弯,不枉他悉心教,学得相当好。
他调动投屏,ppt轮番播放。
第一页独竹漂;
第二页、陆芹英老师的竹雕;
接下来,竹编;
虫茶、晒醋、席酒。
“笙笙,你的父亲,给了我启发。他对我们有偏见,我们就看一票大的。这次的旅游广告,我的想法是,做‘非遗+’主题。什么意思,就是展现赤水的非遗项目。以上,是我搜罗的省级非遗项目,每一项非遗的背后,是人的故事。没有人的文旅,没有意义。这样,我们的广告拍出来,才更有温度。有这么多品牌、机构和人,给我们背书。你的父亲,再也不能看轻你所从事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