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二月底。
江愁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伸手托了把孙衡,大声道:“我劝你还是不要打伞了。”
孙衡回头,亦是狼狈不堪:“你说什么?”
江愁余摇头,音量又大了些:“这么大的风,雨丝都是斜的,你就是打着伞也遮不了雨,还占用体力。”
邱觉非也早已把油纸伞背在身后,此刻和个泥猴似的,五官都看不清晰,只露出一口白牙:“行了孙少爷,大家都这样,你也将就将就吧。再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诗意,何等快哉?”
孙衡犹豫了下,回头看看其他人,最终还是放下了纸伞,骂了句娘:“老子我什么时候吃过这种苦,都是天杀的东洋鬼子害的。”
“行啦,”邱觉非又拉了他一把,“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小日本赶回那个破岛上去,从此再不来犯。”
统一给大家发放的都是草鞋,穿惯了皮鞋布鞋的学生们早就经受不住,很多人的脚上都磨出了水泡老茧,一开始还有人大惊小怪,到了最后每个人的双脚都是鲜血淋漓,却也都一声不吭了。
江愁余在所有人里算是家境最好的,身子也相对较弱些,开始的时候,几乎每每走到队伍的最后面,让带队的老师和军官们头疼不已。因为队伍每天要走50华里,眼看着又要走到盗匪四伏的湘西,江愁余深恐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众人遇险,故而一直强撑着,每餐都尽量吃多些,若非必要绝不多说一字以节省体力。
范仁杰被教官任命为小队长,管理江愁余他们这个十人小队,对江愁余孙衡这样的后进分子少爷兵也是深感无奈。有的学生体格强健急于赶路,有的学生斯文羸弱拖拖沓沓,于是到了后来,队伍首尾之间越拉越长,甚至有些人眼看着追赶无望,索性自暴自弃地聊起天来。
邱觉非就是这个时候发现江愁余这个人实在很有意思,此人对自身的要求严苛到了神经质的地步,众人聊得热火朝天,他却一言不发,即使已经脱力也逞强着挪动脚步,生怕落人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