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问有打赢项羽的可能吗?若是打起来的人有胜算,其实打打也无妨。
综上所述,各路诸侯明白了,在刘邦和项羽之间,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吕雉和刘邦都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人心动了,也就到他们亮出好处的时候了。
归降之人,往后可封王。刘邦和项羽总有些不一样,刘邦至少没有那么强势。这一点大家都是碰过面的,可以很确定。
跟着项羽啊,看看项羽对原本的楚怀王,他们的义帝如何的?在项羽出兵咸阳之前,义帝的死讯传来,虽然说是被人行刺而亡,谁都心里有数,这必是项羽所为。
更别说他进了咸阳城后,连秦王子婴都杀了,多少人看着心里不想,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他们了?
谁都怕死,看起来项羽就不是一个仁厚的人。
战场上如何厮杀,如何血流成河对很多人来说都可以接受。然而面对投降的人,作为胜利者却容不下这样一个人,自然就会引起恐慌。
毕竟现在各路的诸侯中,投降项羽的人可不是只有一两个,前车之鉴,谁能不怕?
如此一来,项羽手中可用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每一个背叛的人,项羽都扬言若有一日人落在他们的手里,他必杀之。
但眼下的当务之急,难道不是他该想想是继续由刘邦和吕雉前后夹击,亦或者是由他反守为攻,逐个击破?
讨论项羽的打算时,对于吕雉那边的反应比他们送出信来更快,一度让人怀疑吕雉是不是早就料到事情会如此发展;因此早早一步步的算计项羽,捉住每一个机会,将局势变成绝对的利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