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豆教他的,所谓做人的道理。
老豆的人生道理很多,一套接着一套,很早的时候俞扬就知道,这些套话是所谓的心灵鸡汤。
街边五元钱一本的小册子,里头写的比老豆讲的都好听。
没办法,俞扬得说实话,老豆没什么文化,看的最多的书就是那些五元钱的小册子(他看还老不给人家钱,打着借书的旗号,把一书摊的老板给薅了干净),每看完一本,都认为自己向着伟大先知柏拉图又更近一步。
不过老豆知道柏拉图倒是出乎俞扬的意料,老豆为此自得许久,并得意洋洋地列举出其他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
只是这个等字颇有灵性,以及老豆搞错了三位哲学家的关系,认为柏拉图是老大,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小弟。
幸好俞扬不听他胡咧咧。
俞扬看的书比老豆多,哪怕他那时最高的学历是初中,但也远超过老豆了。
老豆连幼儿园都没读过,可以说是自学成才——靠着看鸡汤文小册子。
俞扬看完了四大名著,且是名著的未删减版本,在老豆出摊以及他自己也有空的日子里,给老豆讲因为出摊错过的《水浒传》电视剧的剧情。
俞扬对宋江的做派不屑一顾,老豆还会跟他急,说及时雨宋公明是最仁义慷慨不过,个小孩儿家家懂什么。
老豆一跟他急,俞扬就直言不给他讲后续剧情,爷俩你来我往斗嘴三百回合,最后握手言和,俞扬得已讲到故事的结尾,水泊梁山全体接受招安,又陆续在为朝廷的征战中纷纷殒命、不得善终。
老豆为这个结局沉默,最后点了根客人给的皱巴巴的纸烟,抽完直接收了摊儿,也不管还有几块排骨没卖完。
“很多故事都不一定是大团圆结局啦,老豆。”俞扬稍微有点良心,知道安慰一下老豆受伤的英雄心。
老豆点了点头,或许听进去了他的安慰,又或许没有。
很多年以后,俞扬自己给自己点了根香烟,在又一次翻完《水浒传》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