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反的是,其他学派却会十分感动。他们可不管秦王是不是只采纳了一点点自家的学说,只要你肯迷途知返地用我,你就是好王上。

你看,想要得到百家称赞多简单啊,只是历代秦王不屑这个而已。

阴嫚若有所思:

“大秦分明只听了大秦需要的,百家却不会因此生出不满和贪心。原来如此,这就是杂家子弟会被百家骂拾人牙慧,君王却反而能得赞誉的原因。”

诸子百家都是用的自己的学说,偏偏你杂家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在是招人恨。

抄我学说就算了,还要挑剔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你才是糟粕,你的学说里才有糟粕呢。

可是换到君王身上,那又不一样了。

君王喜欢杂家,那不叫到处抄。那叫海纳百川,那叫有容人之量。

阴嫚又问道:

“如此,我只看见了王道,霸道又在何处呢?”

扶苏答:

“与我有益者为精华,与我无益者为糟粕。天下大事由我定夺,若想得我青睐,必得想我所想、急我所急。”

换句话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诸子百家若想在朝中获得更多的地位,那就得根据天子的想法改造自己的学说。不改,那你就等着被其他家抢占所有的生存空间吧。

阴嫚摇头:

“若秦国不听,百家只会选择离去,另选他人,就如孔先生那样的圣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