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以为,该如何操作?”

秦王沉吟:

“有长安学宫在,不好公然焚书禁绝百家学说,否则是自相矛盾。”

扶苏接下话茬:

“然而除学宫外,其余地方最好还是不再有百家学子私下进学为好。”

秦王颔首表示认同:

“要寻个其他借口行事。”

父子俩对视一眼,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民间藏书多有错漏,自该收回书册进行销毁,避免错误继续传播。

且有些书籍的内容是假借百家中某一派的学说,实则宣扬自己的歪理论调。对应学派的学子要是当真看了那些书,能被气厥过去。

比如有人自称是儒家弟子,写了一本儒家思想的书籍。结果翻开书一看,内容全是忽悠人裹小脚的,本质是个批了儒家皮的邪说。

秦王要销毁这些不恰当的书籍,自然可以光明正大地销。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对来,除非你能证明你的书没有错漏、也不是歪理邪说。

从各家搜罗书籍容易得罪人,找这个借口就好得多。

官员可以说书籍都被送去了长安学宫,由各派的领头人辨认是否是正确的书籍。辨认者都是百家有头有脸的人物,每家出好些个人,总不能说他们的判断有误吧?

“如此一来,便可顺理成章地将天下藏书收归长安。”

具体留下哪些书,都是秦国说了算。

可以留一些粗浅的书籍任由主人带回去,再邀请一些手握高深书籍的人在长安这等文风圣地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