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大家都白手起家,重新购置马车时自然购入的就是新式车辆了,也就没了这些官司。
唯一的问题就是随着商队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发现自己之前随便修的路实在不太好用。
指望朝堂拨款修路有些慢,大秦的驰道已经确定只联通部分郡的郡守府。想要郡郡之间皆有驰道都得等个几十年慢慢修,更何况郡内各县之间的道路。
朝堂不修,商队却要做生意,那就只能自己修。
是缝缝补补随便修一点,以后年年重修,还是一次性花多点钱修个好的,刚开始商队有点拿不定主意。
后来请示过巴清之后,得到了上面的准话。
如果商队自己能雇来人手修路,那么官府愿意出一小部分的资金支援,替他们分担成本。
商队雇人那就不算徭役了,是做工拿报酬。
虽然大秦徭役也给工钱,可一个是强制性的,一个是自愿雇佣的。在庶民看来就是不一样,干活的积极性也不同。
就这样,有些进展顺利的县城之间已经修上了新路。
唯独驰道预计要修的部分没人去动,免得自己花钱修完之后达不到驰道的标准,平白浪费人力物力。
秦王车架路过一些地方时,还能看见有庶民热火朝天地为商队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