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明的大宋掌权者眼里,他们的逻辑思维也是十分融洽,虽然大宋每年付出了很多岁币,但岁币总是有限的,一旦他们放弃上纳岁币,选择动用战争手段去解决问题,那就是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1)。
当上位者发自内心认为战争所要消耗的军费会远远多过岁币时,那妥协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更别说大宋的官吏制度就是真的很废物,再好的将军和兵卒,在被能力可能不行但嘴上功夫肯定一流、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大宋文官的拖累下,那也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靖康之耻前后的将军就是最深有体会的了。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主战派,毕竟大宋身为堂堂被诸多文人交口称赞的□□上邦,不仅不能让四夷宾服,反而要低三下四向辽国和西夏上贡岁币来换取和平,简直就是丧权辱国!
据桃夭所知,每年到了大宋使节每年去北方向辽国等等国家上贡岁币时,都会在路过名胜古迹时登山题诗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甘。
民间也会有很多文人墨客跟在后面,争先恐后的留下自己的墨宝,大多也是讽刺诗词。
反正听她娘说,她爹每次知道这个事情,都得偷偷背着内侍宫人躲在被窝里哭。
至于她娘哪来的小道消息,那必须就是太后说的。
其实太后的意思就是让贤淑端庄的皇后去安慰一下官家,顺便还能拉进一下夫妻之间的感情。
但是怎么说呢?太后的出发点是好的,只可惜她娘一心只想搞女帝养成,而她爹又是一个没有良心却有少女心的重度颜控!
在颜控眼里,只要你长的好看,那你就是镜中花水中月,那他也得努力捞一把,不在乎会不会成为那被世人嘲笑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