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次战役结束的时候,我们意外地在战场上看到了一个老熟人。我们决定接下来,先跟着他,看看他及他的连队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战斗。那个熟人就是志愿军某师三四七团七连中的一位士兵,他有一个腾云驾雾的名字,叫牛腾云;而他所在的连队,由于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现在已经被上级称作为“钢铁连”,那是烦啦曾经待过的部队。

这个七连一向是担任尖刀任务,就在第三次战役打响的前期,他们接到了兄弟连队六连写给他们的挑战信。信不长,我记得大致内容如下:

亲爱的钢铁连全体同志们!

突破临津江的任务到来了!我们万分高兴!

你们对祖国和人民已经有了很大的贡献,我们非常钦佩你们,并随时在向你们学习!为了共同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特向你们来一个革命友谊竞赛,提出以下几个条件:

打开突破口,看谁先占领。

看谁占领敌人的主阵地。

看谁抓的俘虏多。

致敬!

六连全体同志敬上

(二)

第三次战役的目的:粉碎敌人在三八线上的防御阵地,歼灭在临津江及其北部,汉江地区第一线布防的南朝鲜四个师,如果进展顺利,相机占领汉城。

第三次战役发起的时间是:1950年12月31日17时。在汉江北岸先是飞起一串耀眼的信号弹划过除夕的雪夜。中国军队的炮兵开始了炮火射击。尽管炮击仅为二十分钟,但这已是朝鲜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规模最大,火力最强的一次炮击了。

在战壕中等待冲击信号的志愿军士兵们,站起来活动一下麻木的身体。他们看到自己的炮火打红了半边天,都兴奋地大叫起来。这种激情我们很熟悉,那是临战时刻已经忘却生死的人,才能体会到的一种血脉贲张的兴奋。

而志愿军的工兵们,要利用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在前沿阵地扫雷。当扫雷组一冲下山坡,立即受到对岸射来的密集的机枪子弹的拦截。工兵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了,但地雷也被成串地引爆了。当进攻的信号弹升起来,中国步兵冲击的呐喊声响起来时,在雷区的最后一个工兵坐了起来,扭头向他的战友看了一眼;然后,他把身体横过来,向前,向着那些地雷滚过去。地雷的爆炸声连续地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