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绞尽脑汁,想了些贾母日常夸宝玉的话,诸如聪明好看孝顺之类的词,略改了改,就往世子身上套。

套上去后居然也差不离,迎春感慨心想,不愧是和宝玉一种好看法的男孩子。

太妃笑道:“你是头一个和我夸那孩子好看的姑娘。”不过也没反驳说世子不好看。

迎春微笑心想,平常也没姑娘会见着世子,还被拉着评价世子容貌如何啊。

说来和宝玉一种式样的美男子还有北静王,她就两辈子都没机会见到。

当然她也不在意就是了,不至于到黛玉嫌弃扔香串儿的程度,但也没什么兴趣。毕竟身为后宅女子,她头一次听说北静王的名号,就是贾宝玉去祭奠他的爱妾。第一印象真的不太好。

容貌的话题没有持续,略聊两句,太妃就让迎春先去园子那等开宴了。

等迎春离得远了,太妃身边的嬷嬷笑道:“贾姑娘不会和世子遇上的,放心。”“真遇上了也无妨,依她的性子,定是依礼寒暄两句,就了了。”

那太妃您就不必多留迎春说两句,竟让两人一并出去都无妨的,园子和前院也不是一条路。嬷嬷心想着,面上却没说话。

这时王妃又派来了一个人,在门口恭敬候着。就听得太妃叹笑道:“再看看,不急,殷华终归才十二岁。反正我们是富贵不倒的,便也不拘什么家世性子,只要不惹事、大度就好——能选的范围大着呢。”

嬷嬷也心中生叹。王妃把着郡王,以至于庶无所出,这事儿太妃嘴上不说,只笑呵呵的,心里终归惦记上了。

太妃说完,让嬷嬷扶着起来,换一身衣服,也去园子见姑娘们了。

宴上的吃□□而寻常,一众女眷皆以交际为要。迎春敷衍了几句,略吃了点,就安静听她们聊,一副乖巧沉默的女孩样。

许久宴毕,霍灼华——南安郡王长女——又带着众人投壶写诗,娱乐了一会儿,文武各评出了第一,被王妃拉着说了几句话,日头偏西了。

于是散场。迎春回了贾府,在用晚膳前与贾母平叙了王府见闻。贾母听她见了世子时还唬了一下,随即迎春又加上个形容——像宝玉,贾母的心就安定了。

还小呢,也聪明,不用努力什么,厮混在胭脂粉里也无妨,见女客也不算奇怪。

贾母是如此看待宝玉的,于是认为南安太妃也是如此看待世子的。

贾母不甚在意,听完也就过了。可第二日迎春和邢夫人依样平叙时,邢夫人就冷笑出声:“我家的黄花闺女,去人府上赴宴,竟连男客都要见,是什么道理?”迎春忙哄她,哄半天,才让邢夫人消去“太妃是不尊重自家女儿”的想法。

邢夫人近来其实挺忙,扬州发了一份信,说贾赦闽地去了,半年都未必能回来。

当时贾赦下扬州时东西准备的不是很齐,大抵思路是:贴身的带上,有需要的且不重的带上,剩下的缺的都到扬州再买。这样子走方便快捷也省事,只费钱。不过走的是贾赦私库,他自己没异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