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听陛下吩咐。”明煦不觉自己一个编修能做什么让皇帝亲自交代的差事,心底莫名不详。
“我观卿修史有几分心得,不妨去文华殿给太子讲书。”这是和帝一开始就有的想法,当日在文璋殿言他不肖父,这些日子瞧着更像其祖父明侯,不知怎么的就想到给了太子,父皇与明侯相交布衣,一世君臣。
即便和帝对自己父皇多有不认同,仍然得承认他培养近臣亲信的手段。想到自己初登基时的艰难,深觉自己没这个福分,却想给儿子一个。
心腹要自小培养,明煦出现的刚刚好,届时除却君臣,亦师亦友,在朝堂上更是助手。
明煦这孩子实在合他心意,怀才腹中,做事周全,不骄不躁,难得的是进退有度。出身高门,身上却没那些官僚子弟的毛病。胸中亦有抱负,跟着懋儿相得益彰。
“谢陛下抬爱,能与太子殿下一同论道,是臣之幸,只臣入翰林不足半年,尚是学生,不敢当一句“给太子殿下讲书。”明煦跪下,让自己的苦笑不那么明显,这都是什么事儿。
皇上显然是早就想好了的,他现在的身份资历,不敢推辞,所幸只是讲书,行事谨慎些便是。明煦尚不知和帝的想法,自我安慰道。
“明卿不必如此拘谨,你年岁大不了太子多少,想来你们能和到一处,总归不好叫我儿一日到晚对着傅太傅一脸褶子。”和帝甚至调笑了一句,可惜堂下两位都没什么心情就是了。
……
出了宫门,明煦回家将事儿给父祖说了,明溯有些担心,给太子讲书不是个难办的差事,关键的是皇上的态度,明煦不仅仅是一个小编修,还是明府的嫡长孙,第三代入仕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