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场景最真实的情况是:贾母满意自己解决了一个麻烦,赵夫人满意自己为王熙凤讨了个公道,王熙凤满意于贾母这一匣子宝贝,当这、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如此,这一场贾王柳的三角关系便被理顺了,得了一匣子宝贝的王熙凤跟着赵夫人回了王家,出来送她们的王夫人拉着自己的弟妹以及自己的内侄女,避开丫鬟仆妇低声道:“凤丫头没跳进贾家这个烂泥坑也是福气,等以后许个好人家,未必不比嫁给贾琏那个好吃懒做的公子哥强。姑母也没什么能帮衬凤丫头的,这里有我平日里攒下的200两银子,你且拿着,以后也能添一些生计。”

王夫人这话前后说的矛盾,前面说贾家不好,后面却又担心王熙凤找个更不好的人家,任谁听了都能听出她还是有些抬高贾府的门庭的。好在赵夫人和王熙凤也不愿再多做计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拿了王夫人的200两银子道了谢,直接就走了。

二人上了马车,王熙凤乖巧的将王夫人给的银票,以及贾母给的匣子一起递给了赵夫人,一副听凭处置的样子。

赵夫人也不是个眼皮子浅的,对于贾母给的见面礼以及王夫人给的200两银票,只是吩咐王熙凤要好好存着,以后还可以当嫁妆,女人这一辈子还是要有钱财傍身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云云。

对于赵夫人的苦口婆心,王熙凤眼圈红了红,扑倒赵夫人怀里娇嗔着,然后乖巧的应了。

见王熙凤如此,赵夫人慈爱的笑了,只是在王熙凤看不到的角落,赵夫人皱了皱眉,内心为王熙凤的将来担心。毕竟王熙凤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身世背景也不多显赫,兼且上无父母,只有一个哥哥撑场面,这样的身份也不知道哪个高门能上来提亲。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回了王府,王熙凤辞别全身透着困乏的赵夫人,往自己的小院去了。

王熙凤是感激赵夫人的,毕竟她年幼失怙,自小都是赵夫人照顾着她,虽然不是亲娘,但是大半个亲娘到还是有的,就今天这个事儿,要不是赵夫人给她撑腰,贾母怎么会认她做孙女,又给了她一匣子宝贝。

人情冷暖,王熙凤自是在心里丈量的清清楚楚,此时王熙凤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道:“以后就把赵夫人当亲娘待,来弥补自己将赵夫人也算计在内的愧疚之情。”

这么想了一路,王熙凤已经坚定了这个想法,16岁的小姑娘不禁为自己这个决定开心了起来。没办法,没了娘的辛酸也只有没娘的孩子知道,此时有一个媲美娘亲的人存在,怎能不让人高兴?

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王熙凤屏退丫鬟婆子,独自一人将贾母给的匣子打开来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不仅仅是一个首饰盒子,里面竟然还放了10张100两面值的银票,再加上上边装的满满的金银宝石钗环,王熙凤估摸着总价值都快到2000两了。

这么一笔巨款,看的王熙凤咂了咂舌,没办法,她每月的月钱才2两银子,见到这么大笔的钱财她没两眼放光,一副守财奴样,都说明她家教良好了。

从钱财上回转心神,王熙凤将银票拿出来,独自放在自己的小金库里,又将钗环首饰也放在柜子里,两厢锁好,又检查了一下安全性,这才安心的坐在圆桌前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