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将其点为物灵,允他于坐化菩提树下继续修炼,并言:修成人形已用三百年,再修七百年圣法,凑足千年之数,便可渡化佛劫,成就金身,登极乐大宝,成渡世大愿。
那菩提子也极具悟性,潜心修炼六百九十九年,却在最后一年,功亏一篑。
佛劫轰然,菩提子渡劫失败,眉间佛印由银转红,印在苍白满布的脸上,仿佛一点朱砂凝血,凄丽而妖艳。那一日,鲜血弥漫了坐化菩提,那一年,菩提树开出的花,也是血一样的颜色。
菩提子奄奄一息、魂魄离散之际,许下大愿,只言:经世千载,不知尘世情爱为何,愿来世化为凡间一人,感人间苦楚,历红尘情爱,品二六因缘,方功德圆满。
菩提子原身,在其渡劫失败后,杳无音讯,不知所踪。
众僧请愿,欲寻回灵物菩提子,然佛祖言:缘起缘灭,皆由于此。二六因缘,十二缘起,天命注定,菩提子转生之时,原身数珠自会常伴左右,此乃因果。
佛祖灵物,历经千年,一朝灰飞烟灭,必是难入轮回,需有因缘际会才可有一丝生机。
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千余年后,菩提子重塑魂魄,饮孟婆,度栈桥,入轮回,转世为人。
菩提子转生后,姓名未改,形貌犹在,但不记前尘过往,只待体味那十二缘起,再圆诸般功德。
“所以,大师才说俏如来便是菩提子的转世,这串……念珠便是当年佛祖坐化时所持的十二菩提子?”俏如来紧了紧手里剩余的十颗念珠,垂眸望着那躺在掌心的浅棕色菩提子,“但若只是恰好这串菩提子在我手里,又如何?”
“世间事,皆有因果。若无因,便无果。更何况……”老僧手下又拨了一颗木珠,声音如老松常磐,又稳又重,一声一声都敲进俏如来的心里,“你既得他相伴二十四年,便不是巧合。”
“大师怎知晓此物伴我二十四年?”
“佛曰,不可说。”
“若依大师所言……”俏如来将那串佛珠收入掌心,两颗菩提子空缺之处的绳将手勒地生疼,他开了口,声音有点不自然的紧绷,“菩提子离世前许下‘品二六因缘’的愿望,那么只要这串佛珠便是大愿载体,谁都可以帮它圆满,又何以见得我便是那菩提子?”
“若非有所感应,此珠为何在你手上才会呈现异象?众生皆苦,却非一日之累,红尘情缠,也非独那两人才因爱分离。俏如来——”
老僧的声音拉地长长,干涸起皱的眼角里露出一种近乎悲悯的神情来,一字一句,如木鱼禅语,敲在俏如来心上:
“莫要逃避,这是你的因,是你的果,是你的缘,也是你的劫。”
※
今天是卅日,无月,苍越孤鸣趴在禅房房顶上,银灰色的长尾在瓦片上扫来扫去,带起些微烟尘。漫天星斗映入双眼,却无法点亮心底的那点光明与温暖,他望着藏经阁的方向,看着那阁楼支摘窗上透出的灯火忽明忽暗,心里是说不出的惶然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