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玉忍俊不禁,摇了摇头,将目光落回他翻动的书页。这话本中攒了许多故事,不时配有插画,大多是老生常谈。
他二人大略翻看着,不时交谈调侃一二。读到将近结尾,却觉出些不同寻常来。那图中山石树木间有一少年,发间一根簪子,线条简单,依稀像是凤翎形状。此处用墨浅淡,不知是不是有意表示那银白颜色。
旭凤停止了翻动,下意识地攥紧书页,一字字认真读来。
凡间一处王侯之家,长子降生时,天陨流星,引为异兆。那孩童长至三岁,一直痴傻羸弱。是年次子降生,健康伶俐,家人方能释怀,将长子送往一处山中道观,只望他能稳固命魂。
长子在观中修行,灵智渐开,虽然生活清贫,与师兄弟们相互照拂,时日亦算安宁。他法术不精,却有几次卖力一试,当真助人起死回生,此种奇事也渐渐传开。
时光飞逝,长子十几岁时,家主病逝。二子本非一母所出,是以母凭子贵的那位妾室,自长子被送走便有意断了他与本家关联,拦下送去给他的财物,排挤正妻。如今长子渐有名声在外,她担心家中欲迎回嫡子,先设计毒死正妻,又欲谋害那长子。
好在苍天有眼,妾室几次派人谋害,均有一仙子识破计谋,暗中出手护佑。一次那仙子不甚发簪滑落,现了真身,露出天人之貌。少年一见,从此魂牵梦萦,日日在二人相见之处徘徊等候。
只是此处有情,彼处无意。那仙子只是生性贪玩,云游四方,救了几次,却不再来,留少年一人枯等。
文末嗟道:造化弄人,少年广结善缘,躲过家族仇恨折磨,却不由自主陷入相思。人世七苦,真是前狼后虎,在劫难逃。
“……我是错怪叔父了,”旭凤目光闪动,“他虽明哲保身,却还想着帮我。”
若有九转金丹,就算只余一魄,都可救得。但旭凤虽知廉晁活着,却不愿求取他的玄穹之光去制丹药,只因父帝母神已经负他良多。
因此主魂必须寻回。旭凤本以为要多些波折,却不想原来丹朱也一直替他暗自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