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在现代问一号本人这个问题,她会毫不犹豫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爸爸妈妈重要。然而此时杨广在问,首先要考虑的这是不是坑。杨广这的个问题放在他弑父这件事上行不通,对“琼花”来讲,父兄都是血缘之亲,所以,不是认为她知道点什么而有所试探,应该确实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杨姝将来是否会偏帮突厥而言的。
在杨广再次询问下,只得微微颔首,遵循本心道:“《左传》中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臣妹也以为血亲乃是天生,自然重于姻缘之亲。姝姐姐哪怕嫁到天边去,也会心系大隋。”
左传里的那个故事大概就是说有一个姑娘的丈夫要杀她爹,姑娘就很犯愁,老公是老公没错,可爹也是亲爹啊!于是她就去问了妈,对于一个人来讲,爹重要还是丈夫重要。姑娘的妈就说了,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成为你的丈夫,可血缘这件事是天生的,这个能比吗?于是这个姑娘顿悟,把这件事告诉了爹,让爹反杀了老公。这也就是成语“人尽可夫”的由来,这个成语原始意义上是褒义的,至少是中性,后来不知怎地就成骂人了。
杨广对这个回答大约也比较满意,点头道:“但愿杨姝也是如此想。”
“姝姐姐送了这么多东西来,皇兄总得有些赏赐?”琼花见杨广似乎心情不错,便跟着他们夫妻进了屋里。虽说出宫玩对她来说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是真要出长安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不跟杨广报备,不可能。
“自己闲不住要出去玩,倒会拿别人做借口?”杨广看出她的企图,眼角却藏不住笑意,“再过些日子,等造好了龙船,初步凿通了水路,皇兄带你去江都玩。”
“恐怕还要许久时日呢!”琼花轻声呢喃,挽着萧美娘的胳膊,央她帮忙说话。可能是要考演技和应变抗压能力吧,才让她必须同杨广“兄妹情深”。说真的,局外看戏的角度,她不讨厌杨广这种皇帝人设,但真真切切地自己也在剧情之中,真不是那么回事。
而实际上,人性是非常奇怪的东西,在亲手弑父杀兄之后,杨广宁愿抛去心中一切疑虑,去相信妹妹对自己的亲近是真切存在的,以此来稍稍缓解内心亲手杀害挚亲的些许不安。更何况,妹妹宠着惯着也是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的。在萧美娘也开口帮腔前,杨广无奈答应道:“赏赐启民可汗的东西已经让人送出去了,你要是乐意就跟着一起去看看,要是不乐意,出去玩上一段时间也可以。不过到哪都不许一个人,要时时去驿馆报备。”
**
“原还在想使者都出来这么久了,定然是跟不上的。没想到他们不熟地况,竟绕了路。也是殿下和义成公主该见着一面。”琉璃捧着糕点进了驿馆房间,见琼花趴在床上捧着羊皮地图,不禁好奇凑了上去,“殿下在看什么?”
游牧民族四处为家,并不是说想去找就能找到的,和他们时有沟通来往的使者,往往能在对方来使的带领下正确找到营地所在。所以说使者迷路而绕了远路,似乎有点奇怪。琼花收起地图,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到桌案前端正坐下,“替我叫个人来。”
朝廷为了能够让和亲公主有机会共享天伦,此次交流以义成公主的亲父杨谐为正使,而早上见面的时候,躲在杨谐身后,唯唯诺诺的七,八岁男孩应该是杨姝的异母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