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笑道:“她们年轻姑娘们很该打扮打扮,我们老天拔地的,也就算了。只是我那时想得不周到,你怎么也不提醒我,回头找两幅好头面给你两个太太送去。”
鸳鸯笑着应了,又问:“那二奶奶那边?”
贾母想了想道:“我这里收着几块上好的雀罗呢,那个又暖和,又轻便,颜色也好,你去找出来,回头挑上两块好的给你二奶奶那里送去。
这还是我的嫁妆呢,想当年,我爹娘为了这几块呢子,花了多少银子,搭上多少人情呢。那会子,我那些手帕交没有不羡慕我的,谁知这一收就收了这些年,白放着,霉坏了它。
我的嫁妆我说了算,你给你二奶奶挑完,下剩那些送到林府去,就说给两位姑娘做衣裳穿。黛丫头也回去这好些日子了,有多少话说不完,该接回来才是。”
鸳鸯笑道:“老太太也体谅姑老爷吧,他许多年也没见过姑娘了,父女相聚,自然要多待些日子才行。
您 放心就是,临走时姑老爷不是说了吗,他那里也没个合适的人教导,回去住些日子,还得再让姐儿回来上课呢。”
贾母叹了口气,人家说得是回来上课,却不是回来住。这是避嫌呢。
她是一直想着要黛玉嫁给宝玉,她这把老骨头也还能照看他们几年。原本这事也不是没有指望,只是自从元春封妃,王氏就有些上头,总以为自己真是什么圣人的泰水了,恨不得宝玉配个公主,她看着都嫌羞臊。如今,林如海又退下来了,她更看不上黛玉了。
现在府里这样,贾母也不舍得再将自己的外孙女拖进来了,敏儿就这一滴骨血,能轻松自在地活着就好。
贾母一个人坐在屋里,一抬头看见外头低低的房檐,日头落下去了,天色暗沉沉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宝玉这几日正在家怄气呢,黛玉被林如海接走了,宝钗也说家里有事,回去陪着薛姨妈住了,湘云也不来,园子里一下空了一半。
他磨着老太太把大家都接回来,老太太反叫他懂事,不许胡闹。
宝玉也没什么好法子,只得每日在怡红院胡混。倒是北静王有时想起来,还请他过府说笑一回。
王氏见宝玉得北静王器重,志得意满地什么似的,恨不能满世界去吆喝两声,好叫众人都知道她儿子的品貌才情。
贾母狠说了两回,她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收敛了些。
凤姐儿信上不止说到甄家,也提醒贾母家里这些女孩子还是快些定了人家方好。
这个事凤姐儿跟贾琏也商量过,她担心此时定下的婚事,若将来贾府有变,恐怕就是姑娘嫁过去也要受磋磨。
贾琏叹道:“要真有那一日,宁可她们在婆家受些委屈,也胜过一朝家败,落入那等地界儿去。”
凤姐儿想了想,道:“咱们尽力物色些品性厚道,家风清正的,哪怕穷些也无妨,只要人好,就是将来有个万一,不求他拉咱们家一把,只求能善待这几个姑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