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贾环、探春应承。他俩也明白老太太不喜二太太,二太太又去的蹊跷,他们兄妹俩多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至于宝玉,王夫人是他亲母。贾母倒不至于在他跟前说这些,由着他严格守孝去。这孩子近些天来一直发奋,每日除却早晚请安,基本一直闷在书房里坚做功课。

以前他不读书,贾母愁。如今这孩子太发奋读书,贾母也担心。“别叫他总闷在屋子里,没事儿出来走走,光读书累坏了身子,也没用。”

“是这个道理。”贾环笑,接着跟贾母道,“我去叫宝二哥去。”

贾母点头,转即跟王熙凤道:“东府那边怎么样?”

因在场的人多,王熙凤就用含糊的词儿回答贾母:“还说等等呢,要再考虑看看。”

“再等等到什么时候,三年?五年?可不能再等了,跟他们说,三天之内决定。定不下,先前说的也就不算了。”贾母拍板道。

王熙凤应承,转首给周瑞家的使眼色。周瑞家的叫来他家那口子,去荣府捎了信儿。

贾珍这些天闷在家里装缩头乌龟,本想着一拖再拖,保住两种可能。能在京城呆着,他就想法子慢慢把事儿给了了,实在呆不住再去荣府拿钱。今听荣国府催促,贾珍火大了,骂了周瑞回去。

周瑞觉得委屈,到二奶奶跟前,自要添油加醋的说一番。

贾珍打她身边人的脸面,还不就是打她的脸?王熙凤岂能甘心,再煽风点火到贾母跟前告了一状。

其实不用王熙凤说,贾母心中就有数。宁国府这么拖着,无非是存着被荣府庇佑的心思。前两日,便有人从外头传消息,说是有人借着荣国府的名头教训非议宁府的百姓。此事才起个头,闹得不大,故尚未引起官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