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和你说的?”赵寒烟边请赵初落座边问道。

“父亲和你大堂哥都说了。”赵初特意加重‘大’字的音,暗示赵寒烟指得就是圣上。

“什么时候回来的,还进宫里了呢?”赵寒烟再问。

“昨日刚回,今早进宫,这随后就来看你了。我好不好?”赵初笑问。

赵寒烟点头。

赵初随后把两包茶给了赵寒烟,“我自己在庙里种得茶,念经过,祈福过,你喝了保准心想事成。”

“那我一定要好好收着。”赵寒烟不客气地把茶收好,又问赵初打算什么时候离开。在出宫之前,赵寒烟相熟的人很少,除了太后皇帝,就是八贤王和赵初了。前两者是跟她一起生活,后两者,是因八贤王曾和赵寒烟的父亲平康王关系要好的缘故,对她这个遗孤予以特殊照顾。

赵初就如赵寒烟之前介绍那般,自小体弱多病被养在寺中,所以性子不争不抢,但他极为慧敏,悟性很高,更因为受过几位得到高僧的亲自点播,也随师傅们四处云游过,所以心情广阔,与凡俗大有不同。赵初本是有皈依佛门之意,但因为八王王妃的阻拦,这才搁置了,一直维持着而今三天两头出门礼佛,偶尔回来小住的状态。

赵寒烟和赵初相识于寺中,每年父母忌日,赵寒烟都会去赵初所在的国寺,礼佛一月,本身八贤王就特别关照她,嘱咐赵初照料他。加之赵寒烟喜欢赵初的性子,俩人就越聊越来,成了难得亲近的堂兄妹。

赵寒烟觉得这个世界,若有个人能不用解释,就理解她甚为郡主却做厨子的人,就只有赵初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赵初此来后,并没有问赵寒烟为何非要出来做厨子,而是问她都学会做了什么菜,又有什么最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