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绪懵了,愣愣地看着贾赦贾赦。对方气势十足,正义凌然,令郑绪越加心虚。他用尽全力回忆,还是啥也没想起来。
程书良受到贾琏的暗示,从怀里拿出证据来,亲自交给郑绪瞧。
公文上的确有自己的笔迹,竟真有这事儿!
这段日子因为停妻再娶,他被闹得焦头烂额,肯定是一时忙忘了。
“细论起来,我们挖渠一月,少不得碰着几户人家的地,那些百姓竟都忍气吞声了,白白受了份儿窝囊气。幸亏有今天的事,不然我们户部和工部的人都被你蒙在鼓里了。”贾琏叹道。
农户们早都安静了,尚书大人的话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原来朝廷早考虑到他们了,早安排了银两外加田地的补偿,是这个姓郑的玉州知府玩忽职守,彻底把他们给忘了,才叫他们遭今日的罪!更可气的是他们无知,竟拿着镐头对户部的人恶言相向,真真羞愧至极!
郑绪愣了愣,走到贾琏身边呵呵笑,低声道:“这事儿的确有我的不对,可我刚复职,记不起来一个多月钱的事儿很正常。就算治玩忽职守的罪,也该是我那些没用的混账属下,你奈何不了我。”
“谁能奈何得了郑大人您啊。”贾琏很柔和的挑起嘴角,似乎郑绪说的那些话让他心情很好。
郑绪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解气,恨得暗自攥拳头。
贾琏转而扫眼那些看热闹的农户们,笑着对郑绪道:“郑大人,既然误会解除了,他们——”
郑绪不情愿的下令:“放了。”
众农民们纷纷跪地,给贾琏磕头谢恩。村长领头,代大家向贾琏赔罪,非常歉意地解释他们之前闹事实属无奈之举,情势所逼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