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我还要留着珍藏,罢了,既然你诚心,便借你一阅,看完要还给我。”宋义大方道。
书生欢喜不已,忙谢过,双手接书后,便坐下来读。
这时候书肆里已经很热闹了,大家都在很激动的讨论书里的是非。
书上面前如实写了石氏那日与贴身嬷嬷的对话内容,也如实讲述了在东平郡王离开缮国公府后,缮国公派人去见曹半,曹清鸣和曹半之间如何来往等等。此为一件事,另一件则是京城刚刚兴起的‘养小鸟’事件,书中提到了京城几个权贵家有此现象,也具体描述了这些被弄来养的姑娘们有何不同,是如何迎和主人们的癖好。另外就是提及了小鸟们的源头,京郊宅院里简小女孩们是如何被‘教诲’训练的,为学一声淫叫怎样受苦的。在最末,贾赦还讲到曹清鸣出入宅院,并且与看门守卫十分相熟的情况。
贾赦是特意没有把香儿的证词写进去,因为这样会直指东平郡王,转即暴露出他的身份。
不过而今便是没有香儿的证词,余下的这些信息也足够大家推敲了。
众人看完这两件事后,就开始七嘴八舌理这几个人的关系,讨论养小鸟的是非对错,京外密宅的幕后主使有是谁。因为这次事儿的罪魁祸首是谁,著书人没有挑得很明白,有很大的猜测空间,大家纷纷上阵,用自己言语来论断自己地推测,互相比较起来,看谁说的更有理有据。
讨论的结果是有六成人认为‘养小鸟’一事的幕后主使是缮国公,三成人则认为是曹半,一成人认为是石氏。
尽管这个推断石氏占少数,但因为石氏顶替身份,通奸,以及假怀孕混淆曹家血脉的作为,令大家觉得石氏最为可耻,遂骂石氏的人是最多的。多数人都喊着这石氏就该脱光了浸猪笼。
“浸猪笼?都快别瞎说了!大周早就禁止滥用私刑了。若是在乡野偏僻之地,搞这些,没人管也罢了,这可是在京城!”
又有人说,如果这石氏的身份作假,冒名顶替就是犯法,应该被捉拿送到官府去。
“但这桩事儿,如果缮国公不认,缮国公家里的奴才们也不认,谁能肯定说那石氏就不是缮国公的女儿,证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