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元始并不急着下注,苏云卿是女娲大弟子,往苏云卿的身边派人这派来的人分量自然不能太轻,可若是直接派出阐教的二代弟子,又或者从三代弟子里拔尖选了来,这牵扯未必太大。
此时的元始不愿意与女娲交恶,但他也不愿意早早的明确自己的立场。
苏云卿固然是有潜力有可能的,但西岐那位却也不差。
比起苏云卿这小小的太原侯,姬昌可是四大侯之一,实打实的西伯侯,且这些年姬昌也将自己的封地经营的很好,这样看来,白手起家一无所有的苏云卿比起姬昌以及之后的姬发,先天就差了一截。
这种事,苏云卿当年也是给人当主公的,她也是经历过多派系争斗的,她怎么可能不清楚?
甚至比起封神这有话直说有事就干的直爽朝代,苏云卿的经历恐怕要更加复杂一些。
苏云卿知道,元始确实矜持,但他并不会真的不派人,苏云卿既然开口了,他就一定会给苏云卿派人,只是派什么人来,在什么时机来,恐怕元始都还在思量之中,因此她这一时半会儿的估摸着是见不到阐教的小伙伴了。
苏云卿得承认,元始此举看起来确实慎重稳妥,但若说修为元始是比苏云卿强的,可论起这事,苏云卿却觉得元始这手段未免还是有些嫩了。
毕竟若是只有元始一人倒也罢了,可如今却还有个通天在旁边呢,通天的人到了,元始的却还没影子,这难免就显出差别来了。
更何况,这其中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问题,主观也占据了很大的层面,比如对下属的信任度问题,比如对下属的亲密度问题。
就连曹操都知道要在苏云卿早期给她派人才能有用,元始你咋就不知道呢?
一个是在你贫寒时与你不离不弃一起奋斗的朋友,另一个是在你富贵之后才来到你身边与你相交的朋友,孰轻孰重,正常人都分得出来。
此时元始最好的做法不是不派人,不管派谁,他至少该有个态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