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又是一幅画。

这次便好认多了,画中仅有少女负剑而立,目光望着天空。

元熹不敢细看,连忙卷起,打开其他的画轴。

每一幅画画的都是同一个人。

神态气质逐渐发生着变化。

从落款日期看来,越是后来的作品,画中人的神情越丰富。

最后的两幅画日期相隔很远。

一幅绘着醉花荫,凤凰花下,白衣红袖的女子一手按着琴弦,一手轻抬,微微低头,似乎在思索什么。

这幅画用色罕见的浓烈,那满树的凤凰花被画得栩栩如生。

女子眼角含笑,神情温柔,神韵流转,顾盼生辉。

画旁题着几行字。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之后,隔了两年,才有最后一幅画。

女子一身红裳,左手捏着剑诀,右手挥剑前刺,以画中看来,她腾空而起,剑尖斜挑,指向天空,衣衫后飘,显然攻势凛冽。

而她所起剑招,看来分明便是本门的‘问天何寿’。

画旁亦题了字。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元熹合上画轴,久久不能言语。

他被红送离卷云台,再回来时,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师父为救她而死。

元熹没有愤恨,他看到的,只是师父深切悲哀的爱……

师父从未说出口,而今,再也没有开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