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自个儿依照两夫妇的指点,化风往北氓山飞去。

按照下山前江山给他看的地图,北氓山距离朝歌又近了五十里,结界的威力将会更大,仙法可施展的空间将会更小。可路清风化风的本事一点不受影响,飞得顺畅极了。

北氓山高耸入云,常年来有朝歌的“通天靠山”之说。这座山着实奇妙得很,明明盛夏七月,山腰竟异常寒冷飘起飞霜。几人抬着担架往山脚走来,担架上盖着玄色的毛毯,毛毯里边应是个人。看它的样子浑身发抖,不知是被冻得还是怕得。

担架后边跟着一群打鼓唱歌的。典型的巫族人士。

上古巫妖大战以后,两派势力衰微。妖族逐渐退隐昆仑不周山,巫族则投靠有一半巫族血统的殷商王朝。相传当初天命玄商,降而灭夏,就有巫族的功劳。

殷商立都朝歌以来,巫族也成为朝歌的贵胄,亚父比干、王叔箕子、王弟微子等都是巫族在朝野中的代言人。

路清风不相信天上的神仙会要活人献祭,想必此事定然是巫族贵胄欺瞒百姓所为。他不打算即刻出手截下被送上山的民女,倒跟在他们后边瞧瞧,到底山上的幕后黑手是什么人物。

路清风只是一道风,寻常巫族人是识不得仙体的,他就这么淡定地跟在他们后边往山上走。

忽然清风听到有个男子的声音:“别跟着。”

路清风以为附近有别的仙人,四下搜寻,什么人也没发现。

那人又说:“仙人到了朝歌使不得法术,上山就是送死。”

路清风以为自己幻听,遂不管对方说什么,依旧跟着上山去。他自我感觉良好,体内的气息运转正常,没什么阻滞的。大不了开个镇山河,谁也打不进来。

山上的雪越飘越大,男子的声音被愈发炽烈的手鼓声掩盖。巫族的人倒有些本事,随着他们鼓声嘹亮,行进的队伍上空竟出现一个亮灿灿的大火球,在风雪里众人俱不觉得寒冷。

山路前方已被雪封住,左手边有个山洞,他们就把担架往洞里抬。

火球跟着进洞,路清风才看清这洞上边高不见顶,里头深不见边,不知通往何处。

巫族的人不再前行,把担架放在洞里没有雪的地带。又唱歌打鼓一阵,才陆续离去。

照明的火球跟着他们走了,洞里陷入一片昏瞑。

路清风听得担架上有动静,几声火石撞击的声音,洞里燃起堆小小的篝火。

原先担架上的毛毯已经瘪下去,外边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长得眉清目秀,身上貂皮裘服,腿上鹿皮短靴,左手腕上还有四五圈金环子,看来定然也是朝歌的贵族子弟。

少年能看到路清风,对着他的风形说:“风姐姐你还是快走吧,山鬼连仙人都吃的。”

风……姐姐?

路清风现出人形落地,是个比少年还要高一头的纯汉子。

少年脸红了:“我以为风里的都是姐姐。”

路清风把腰弯低些问他:“小朋友你到这里做什么?山鬼又是什么?”

“我不小了,我都十五岁了!父王在我这般年纪的时候,能把山戎人打得不敢入关。”少年说起他的父王一脸崇拜:“我也要把山鬼捉了,让母后知道我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