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清风试探性地问:“师父莫非早知此事。早知我是后世之人?”
镇元子继续点头:“彼时不信,如今方信。当日娲皇将玉牒赠我,没想到果真有此奇效。”
镇元子说着将天地宝鉴拿出来,原来这就是罗睺要去找来的造化玉牒下片。下片可通未来,就是能召唤未来之人。昔日巫妖大战,洪荒大乱,娲皇凭借此牒唤来琴爹天道,适才平定战乱,四海皆安。后来镇元子算得商周战火再起,动了恻隐之心,这片玉牒就再唤来了路清风。
第35章
天道最初只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谁也不知它长成什么样。圣人为了能弘扬道法, 决心以身合道, 示法天地。后来圣人自觉闭门紫霄宫不太方便, 就存了另寻他人合道的念想。顺带着告诫世人, 到底何才何德,才能以身合道。
要合此道, 非得断去人心人欲,不问红尘方可。
东黎族的两兄弟同时为圣人选中,同时踏上以身合道的漫长之路。
其中一个便是罗睺,另一个就是后来的天道。
合道之路漫漫。第一步就是断亲情。不断亲情,有所偏袒, 天道便不会公允。凡人也就不能成为天道。
因此要成道的第一步,就是亲手灭去自己的族人。
镇元大仙缓缓地讲, 路清风听得吸口冷气。这以身合道的法子怎地听起来跟入魔的法子一个样?
镇元大仙呷口茶水:“天道魔道,本为一体。不执私心,何必善恶?”
路清风心想有理。倘若没个自己的喜恶立场,也就没有依据判断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了。道既要统摄万物, 自然要在万物之上,它的所行自然不能以人的善恶喜好来定夺。
镇元大仙满意地点点头。果然后世之人对此看得仔细明白,路清风如此,天道琴爹也如此。倒是他们这个世代的修仙者执迷不悟, 难通大道。
路清风问师父:“后来天道真的屠了他的族人?”
镇元子答道:“不过罗睺一面之词。至于那位琴先生过来, 是他们灭族之后的事情,与他也没有干系。”
罗睺就是带着这样的仇恨活下去, 难道他那么厌弃天道,非给天道添堵不可。
镇元子神色黯然:“此劫虽应你来解,为师倒要叮嘱你几句。”
路清风拜道:“师父请讲。”
镇元子忽然抛来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你可是与罗睺行了人事?”
这个人事内涵丰富,路清风不知该怎么回答。
镇元子心里已有答案:“我与你说,琴先生尚未完全合道,只因他迟迟杀不死罗睺。在圣人眼中,他两兄弟仍在角逐不息。你可懂为师之意?”
镇元子说得再明白不过。罗睺也是有可能以身合道的,只要他杀了现在的天道,他就没有亲人了。
路清风发现师父摇头,他没想到最关键的那点。镇元子提醒道:“行了人事,你也算他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