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正想着如何拒绝贾宝玉,听见贾敏的声音顿时松了口气,走到贾敏的身旁,“母亲。”

贾敏不理贾宝玉,直接对林黛玉道:“好孩子,时辰也不早了,咱们先走吧。”

林黛玉自然说好,又和众人道别,跟着贾敏走了。

见此,其他人也纷纷告辞。

惜春走在最后,将桌子上的诗作卷好,准备一块带走,宝玉见了急道:“四妹妹,你把诗作收走了做甚?今日的好诗我还未曾抄写呢,你把林妹妹写的那篇留下来吧。”

惜春嘻嘻笑,“二哥哥记忆出众,肯定已经把林姐姐的诗记住了,可我还没记住呢,我拿回去慢慢看,之后也好还给林姐姐。”说完也不管贾宝玉如何,直接走了。

自从开了诗社,每次做了诗惜春都把诗作全部带走,别个问起来,她就说要拿回去慢慢看,留作纪念,总之就是不给贾宝玉,贾宝玉每次有了心爱的诗,都是自己抄写一遍。

惜春是故意的。

现在也有才女一说,可她们的才名是怎么传出来的?女眷中口耳相传是一种,还有就是如当初南安王府的赏菊宴,当着大家的面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的才艺,得到长辈的赞赏后才传了出去,总之没有一种才名是靠外男传出去的。

贾宝玉平日里也爱赴宴,而且也挺爱显摆的,如果诗作在他那,估计他一上头,就把诗作掏出来吹了,这样一来,才名是传出去了,可名声也毁了。

现在惜春把这些诗作全部收走,便是贾宝玉拿着自己抄写的诗文去吹嘘估计也没多少人相信。

贾母听完丫鬟的话后摆了摆手,让她下去,自己慢慢想了起来。

王氏突然发好心把李家亲戚留下来的用意她一听便知,也不放在心上,王氏也不想想,李家的那几个怎么比得上黛玉,现在家中女孩子那么多,宝玉还不是只围着黛玉转?

只是可惜,她和敏儿话里话外提了几次宝玉和黛玉的婚事都被敏儿绕了过去。

想起今日宝玉的莽撞,只怕贾敏更会对宝玉不喜。

想到此处,贾母叹了口气,算了,等下次进宫后还是和娘娘提一句吧。

☆、第九十八章

没多久,吏部考评便开始了,而且今年不是一年一次的小考,而是三年一次的大考,人员调迁变化,让整个吏部日日点灯至三更。

林如海第一时间上了请求致仕的折子,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林如海现在才多大岁数就想要致仕?若是换了旁人,起码都是要死死保住江南盐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