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射当日,徽柔便早早登上楼阁,探头找寻她心里的小郎君,两人虽未明说,但也是心意相通。须臾,契丹使者与大宋伴射之臣相继入场,最前面便是曹佾,身后的则是徽柔心心念念的曹哥哥。
只见曹评头裹青色头巾,身穿白色青缘窄衣,系束带,着乌靴。容颜显得更为白皙俊美,镇定自若的神态让人信赖,一身骑射装束竟被他穿出了文士衣冠的雅致。(此段为原著描写曹佾的,我就用来写曹评了),翩翩少年惹得在场女子都红了脸颊。
此时,被关注的少年好像不经意似的回过头,向楼阁望了一眼,这一眼引起了女子们又一轮的躁动,纷纷谈论他是在看谁。
而一旁默不作声的徽柔却是脸红了,她知道曹评是在看她,场内的曹评确信徽柔是明白的,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很少,却像相守一生的夫妻那样默契。(都是闷声做大事的人)
☆、第八章
楼阁的女子们此刻是其乐融融了,而场内却是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个时代的人都知道大宋重文轻武,像欧阳修,范仲淹这样的文人雅士很多,但善骑射的武将确实不太好找,契丹却是与大宋相反。
两方实力并不对等,这是显而易见的。
任何一个识趣的人都不会特意提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识趣的,可能每个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杠精吧。眼前的契(杠)丹(精)使者便是铁了心要让大宋难堪啊。
--------
如前世一般,契丹派出了萧桤,并点名了十三团练应战,看着眼前嚣张的契丹人,我依旧用契丹语为十三团练解围,并提出请缨代其应战。接下来我如前世一样赢了第一局比赛,并以蒙眼射雁结束了第二场比赛,看着眼前不甘心的契丹使者,只觉得好笑,“承让”。
虽然最终说是各胜一局,打成平手,但两方都知道是曹评占了上风。官家大悦,高兴之余竟许了曹评一个承诺,只要不过分的都可以。话音刚落,官家就有些后悔,但看见曹评已经谢恩,最终也没有说什么。心里也觉得曹评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毕竟以曹家的地位,实力,应该不会缺什么。
他并不知道,曹评以前确实什么也不求,但现在倒是缺了一个娘子,心心念念的就是官家最宝贝的女儿。
☆、第九章
大出风采的曹评面对众人的欢呼称赞,也只是微笑,并没有骄傲。其他人看到也不禁在心里感叹着,好一个不骄不躁的翩翩公子,有女儿的大臣也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其实曹评并不是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他想得到的是他心里人的称赞。
想到这里的曹评向楼阁里,小姑娘所在的位置望了一眼,而小姑娘此刻也在望着他,两人目光交汇的那一刻,心跳仿佛都慢了半拍。这一瞬间,真的是应了那句“确认过眼神,遇上了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