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言之有理,以粮换爵危害颇大,叔父莫提此事。”
这是嬴政第一次实打实地与吕不韦叫板,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吕不韦一点都不意外,他反而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吕不韦看看嬴政,再看看李斯,李斯毫不畏惧地迎上吕不韦的目光,一点都没有怕被吕不韦赶出朝堂的样子,而吕不韦还真拿他没办法,他的背后是嬴政,虽然吕不韦权势很大,如果嬴政要全力保下一个臣子那还是可以的。
“大王说的是,”吕不韦想明白之后立即稳下心态,他非常坦然地做出了让步,“是不为思虑不周,此事还可缓缓。”
嬴政对着吕不韦点点头:“叔父也是为了秦国上下,寡人还得谢谢叔父。”
原本还剑拔弩张的氛围一下子就缓和了下来,有些人还跟不上状况,而有些人却明白这不过是表面上的平静,事实上底下波涛暗涌,嬴政和吕不韦已经开始互相角力。
虽然小胜吕不韦一场,嬴政却没有多少得意,而是非常自然地开始与大臣商议下一件事情。
“燕王欲使太子丹入质于秦,不知大臣有何看法。”
蒙骜虽然没有继续攻打燕国,但也没有回秦国,就这么一直驻扎在赵国前,扭个头就分分钟就能回打燕国。燕王终究还是怕了,于是一直被爹坑的太子丹就要来秦国继续他的人质生涯。
当然,燕王还是不能直接说自己怕了秦国,他还是要面子的,他找了一个借口,说自己很喜欢三年前秦国派到燕国来的刚成君蔡泽,所以派了自己儿子来秦国当质子,虽然两者好像没什么逻辑关系,但看起来好像高贵了一点,还有一种燕王喜爱人才的感觉……
吕不韦不管燕王什么原因,作为一个商人,逐利是他的本能,虽然燕王不在乎他的太子,但一个质子能带给秦国的好处还是不少的,好处都在那里了,哪有不拿的道理?
不过派谁去拿是个问题,吕不韦环视了一眼大堂,迅速锁定了一个人。
“可派张唐出使燕国接太子丹回秦。”
吕不韦选张唐当然是有原因的,张唐是一个武将,曾经打下了赵国大片的土地,这次出使燕国必须经过赵国,吕不韦觉得张唐对赵国有威慑力,比较稳妥。
然而,后世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张唐打败过赵国不假,因此赵王对他恨之入骨,声称如果有人杀死张唐,就赏赐给他百里之地,于是张唐就怂了……
其实人家也不是真怂,要是吕不韦给张唐一个军队去打赵国说不定人家还会很高兴,但这次吕不韦就给个仪仗队,张唐可就不答应了。
张唐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拒绝吕不韦:“臣曾为秦昭王伐赵,赵国上下皆怨恨于臣,赵王更曾言:‘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恐难担此重任。”
本来吕不韦被李斯下了面子很难受了,看在嬴政的面子上才忍了下来,现在连一个武将也敢反抗他?
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还是在嬴政调和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