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再变老,在奔劳一生后却依然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只要他死了……
荆轲断然拒绝:“若是田兄死了,我便不去了!”
但回应他的是更加决然的选择,当温热的鲜血喷涌到脸上,血腥压下了醉人的酒气时,荆轲就已经知道了,这项责任,对方已经用了最义无反顾的姿态,交付到了他的手里,成为了他命运的一部分……
第131章
荆轲可以说是被田光逼着去见太子丹的,态度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即便太子丹哭着再三保证自己并没有想让田光以死自证的意思,又是叩头,又是哭诉秦国的强暴,但荆轲还是以自己能力不够为推脱,太子丹没办法,只能好吃好喝地供着荆轲,甚至拜其为上卿。
荆轲看着这个可以说是一次性的官位,随手便把令牌放到一边,找高渐离喝酒去了,反正现在他有钱了,甚至可以和好友一边看跳舞一边喝酒了,随便太子丹急得团团转。
事实上,太子丹急得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尤其是当秦国的通缉令千里迢迢地送到燕国的手上时,太子丹就已经预感到了战争的到来。
倒不是他舍得为了叛国的樊於期跟秦国对打,而是秦国不止通缉了在逃的樊於期,还通缉了他这个燕国太子!
这还商谈个毛?他好不容易从秦国逃出来了,哪有就这么回去的道理,这简直就是一份宣战书!
更让他难受的是,他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劝他,答应下这个要求,一想到自己又要重回到身不由己的质子生涯,他就忍不住地发抖,一半是被气的,一半是给怕的……
他想来想去,咬牙起身,不行,已经在燕国享受到自由的他,怎么可能再容忍原来的生活,荆轲不愿意松口,那……一定是他的态度还不够诚恳!
莺啼鹊笑时,偶或间的赞美激起了孤注者的偏激,太子丹以燕国主宰者的身份斩下了玉白柔嫩的手,将其用最血腥的姿态呈放到荆轲的手里,最终得以换取对方的一句承诺。
“太子如此看中荆轲,我自当为您效犬马之劳。”
……
秦国,咸阳。
太子丹的预感其实并没有错,嬴政确实有了对燕国动手的念头:柿子要挑软的捏,现在就属燕国最软乎了,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麻烦需要解决——匈奴。
对没错,就是匈奴,在秦国完完全全兼并了韩赵的土地之后,相应地也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不仅仅需要照顾好数量翻了两番的百姓,还要负责更加广阔国土的安全,尤其是赵地的安防。
这个时候,嬴政就尤为惋惜那个当初跟秦国处处作对的李牧了,这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尤其是在防战上面。
然而李牧在嬴政和自己臣子的联手下早就被弄死了,所以嬴政只能怀着一颗求贤若渴的心重新在自己的大臣里面划拉,但而人比人气死人,在李牧这个珠玉在前,后面的板砖嬴政实在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