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原中也应付完事务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
他匆匆赶回公寓,冲过澡,擦着头发走出来时,才回想起下午从山本那里听来的古怪传闻。
怀揣着淡淡的好奇,男人半靠在床头,随意翻开了书页。
山本曾说过,他认为这本书提供了远超脑髓地狱的恐怖感。实话说,中原中也觉得这是最大的破绽——作者的见识不可能凌驾于他自身的认知,Q的异能力的原理,说白了就是在唤起个体心底最深的恐怖,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有哪种恐怖会超越其限度呢?更别提他后面还补充强调,自己在横滨寻访到了恐怖的源泉地——嘿,这里可是一个租界城市啊,你却说它存在一个远超概念性可怖实体,这不是很荒诞嘛!
越是思考,中原中也越对山本的夸张发言嗤之以鼻。驱使他看下去的动力,也从好奇逐渐转换为厌倦。他决定看完这个故事,然而在次日好好嘲笑一下对方编造故事的低俗水平。
泛黄的书页被男人纤长的手指一翻再翻,空白的书页偶尔会出现不连贯的字迹。若是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不太新颖的、充斥着旧日华族奢靡的低俗故事。字与句之间充斥了疯狂与不受约束的混沌意味,故事里的每个角色都用癫狂和怪异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脚注。
它不太让人舒服,尤其是在具体描绘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生命与非生命之间交错的细腻之处。山本说得没错,这故事的确比太宰治的自画像更让人毛骨悚然,前者至少还是格式塔完形角度的‘整体’,而这个故事,它零碎又倒错,是不是出现人称、语序、符号的重叠与误用——不,也许不是误用?
中原中也没信心地舔了舔嘴唇,很有可能作者的用意就是在用具体的细节和模糊的概念来吓唬人?
他稍微感觉不适,却同时被故事的结局所吸引。
这样疯狂的故事,要配上怎样的结局呢?
单单是这样想,他就不想把书本放下来了。
一般的恐怖故事往往很快会让人脱离出来,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足够丰富,大量的信息会逐渐稀释掉恐怖的浓度,帮助他们将砰砰砰发跳的心慢下来。但这本奇怪的故事书却不大一样,它太逼真啦!
明明是在描绘上个世代的故事,可人物的一言一行却活灵活现,好似他们真的生活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作者只不过是换个方式将它们如实呈现出来。而这呈现也是恶意的,作者放大了心灵的写照,以至于人性之恶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更糟糕的是,符号化的人物代称模糊掉了角色与角色的边界,这让读者时常搞不清独白与对白的分别——叠加在一起,仿若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人在发出怪诞的悲鸣,他化身了故事的整体,又分裂成每一个角色;他悄悄藏在书页的碎裂文字里,毒蛇般冰冷,满怀恶意地等待着在你不注意时咬上一口!
“嘶——这也太惨了吧!”
一不小心看了一整夜,中原中也双眼充血,不敢置信地盯着最后一页上的画面。
在这里,故事的主人翁被毫不留情分尸,紧接着,每位家族成员都虔诚地吞下他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