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和李浩一个乡?”公孙策看着案卷,心里头有些讶异,虽然上辈子查乌盆案,也知道王进和李浩是同乡,但是,却没有这么明确的指向。
“不止如此,那丁克兄弟也和李浩是一个乡。”包拯说着,放下案卷,看向展昭,“明日跟踪那丁克兄弟看看,顺便查一下,最近一个多月,可否还有其他行走商人失踪的消息。”
第127章 开封事4
待到第二日入夜时分,公孙策便与包拯来到了至枫亭,身后还跟着好奇的白玉堂。
却不想在至枫亭里,除了王进,他们还见到了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小风筝,以及李浩的妻子玉娘。
那小风筝一见他们,便露出了几分顽皮和高傲的笑容,一如上辈子。
但公孙策却是皱起了眉头,此时此刻,小风筝不该出现在这里的。
而包拯直接就拧眉了,目光露出不悦,盯着王进,“王公子,她们是谁?为何出现在此处?”
王进忙拱手作揖,擦了擦汗,这会儿他也知道了眼前这个黑脸的就是鼎鼎有名的包青天包大人,包大人身侧的便是第一才子公孙策,公孙先生。至于两位身后的那个长得好看的少年,他就不知道了……
“大人,这位是李浩的发妻,玉娘,这位姑娘是小风筝。”王进一边急急介绍着,一边有些窘迫,“大人,李嫂子说要见亡夫,小风筝姑娘说她有办法让李嫂子见到她的丈夫……所以,您看,这……”
——这真的和他没关系啊他冤哦,不过就是买了个乌盆……
“大人请勿怪罪,是我逼着王大哥让我们来的。”李浩的妻子玉娘满脸愁苦的开口哀求着,“我只想再见我亡夫一面。”
公孙策看着玉娘,心底轻叹一声,这也是个痴情的。不过也是个刚烈坚强的女子。他还记得后来玉娘将李浩的儿子养得很好,李浩的儿子还中举做了官,还曾专门来拜见过包拯。
“大人一定不会怪罪的,素闻包大人正直清廉,爱民如子,怎会怪罪思念丈夫的可怜女子?”小风筝轻声说着,语气温柔,可眼底却露出几分狡诈轻蔑。
公孙策的眉头再次皱紧,小风筝还是如同上辈子那般,以为自己能掌控人心。
“这位姑娘错了。”公孙策看向小风筝,神色不悦,冷声开口,“此刻我们在此处,非开封府的任何人,而只是一名过路人罢了,姑娘无需用我们的身份来威压于我们。其次,若是以法论,姑娘于李浩一案有何瓜葛,或者说姑娘认识李浩?知道李浩的真正死因?或者说,姑娘这么肯定能够招魂,是确定李浩已死?那么,姑娘是知情者,亦或是主谋?”
说到此处,公孙策神色更加冷漠,“不要说姑娘只是一时好心,天下苦命人甚多,怎的姑娘偏偏在这个时候就认识了苦命的李浩或者,李浩的妻子呢?”
包拯侧头看向公孙策,嘴角微微勾起,又不着痕迹的抚平。
而那小风筝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勉强维持住笑容,“既然两位只是过路人,那么,两位也是真的想见一见那李浩?”
“本来很想,现在不见也罢。”包拯淡淡说着,转身看向玉娘,肃然道,“若有冤情,开封府的鸣冤鼓,夫人可以随时敲响。”说罢,包拯看向王进,“你的诉状里所陈述李浩一案,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李浩的确已死,丁克兄弟确为疑凶,明日你需来开封府一趟,有些细节还需问你。”
一旁的玉娘听到“李浩的确已死”时,脚一软,差点摔倒,幸好小风筝眼明手快的扶住。
“可,可是大人,细节,细节我不知道啊。”王进慌乱的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