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当初其实是刘娥让夏竦去修的皇陵,和寇准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又有谁在乎呢?

太后都沦落到这步田地了,你还要将黑锅往太后背上甩,是否过于无情无义了?

赵受益笑了:“朕心里这最后一块大石也算是落了地了。”

之前他还在想,等寇准回来要以什么名义发落他呢。

寇窈娘这个近乎透明的皇后他很满意,满意到不想再换了。

赵旭又是他心心念念的继承人,因此他不能对寇准做得太绝,得给他留最后一分体面,让他平平安安地下台。

如今这个皇陵被盗的事情就恰到好处,这事情够严重,寇准不能厚着脸皮置身事外。但这到底也不是寇准的过错,所以在他自请其罪之后,赵受益可以和他虚与委蛇一阵,最后的结果,就是莱国公光荣退休了。

他有些期待寇准和狄青从夏州回来了。

第66章 工业革命近在眼前

把皇陵失窃的罪状坐实已成定局, 但何时坐实、怎样坐实仍是个问题。

既然这场大戏最终针对的是寇准, 那至少也得等寇准回了京城之后才能开唱。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月就已经是春意盎然了。

赵受益在汴水旁的清北大学接见了两个被包拯从应天带回来的人。

此时晏殊已经采风回来, 正在潜心编纂乐律补。公孙策和晏殊说明了情况,打算离开大学, 专心留在包拯身边做幕僚。

晏殊是传统上学而优则仕的儒者, 见公孙策为自己谋道了一个出身,心里高兴,大大方方地放了人。

反正象数篇已经编完了,他没必要拘着公孙策不让人家去学校外的广阔天地施展拳脚。

至于赵受益为什么一定要在清北大学接见这两个人,一是因为这二人没有官身,不好在宫里或是官府接见。二是其中一人将要在新学期里入读清北大学, 是新一批大学学子。

据说是某人的兄长觉得与其叫家里的孩子在江南闯祸,不如送去汴梁上学。

反正蒋平就在清北大学隔壁的工厂居住, 可以帮着约束一下。

赵受益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想必这位前辈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洋剑客夏玉奇了。”

夏玉奇是江湖侠客, 虽然德高望重,但哪里见过皇帝呢,忙要站起来:“回官家,草民……”

刘恩道:“官家赐坐,就好好坐着罢。”

夏玉奇在椅子上正襟危坐, 苦笑道:“这……”

倒是一旁的白玉堂坐得四平八稳的:“师父, 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官家好心赐坐,何必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