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当天中午到的巩县,傍晚时分安顿了下来,休息一天一夜后,第三天才能去神庙里举行祭祀仪式。

毕竟舟车劳顿不是开玩笑的,虽说乘坐的是地表最豪华的龙舟御船,赵受益也觉得自己像是要被折腾得散了架一般的难受。

什么时候夏玉奇能快点把蒸汽机和内燃机都弄出来,他一定要造一艘舒舒服服的汽船来坐啊啊啊。

想到回去的时候还要再受一遍这样的折腾,赵受益更觉得生无可恋了。

面无表情地躺在行宫的床上,赵受益开口道:“已经都安排好了?”

刘恩道:“宗正寺那边已经安排好了。”

赵受益笑道:“行。该给莱国公一个惊喜了。”

作为太傅兼国公,寇准自然也跟来了巩县参与祭祀祖陵,就住在驿站里。

皇帝和官员们有休息的权利,大宗正寺的工作人员可没有。

中午刚下了船,寺正就带着人去皇陵附近勘察土地,规划墓室。

毕竟这里面还有一位王爷的遗骨要葬,这可是皇帝的亲叔叔,而且皇帝亲口嘱咐过要将襄阳王的尸骨葬在先帝陵墓附近,更显对这个叔叔的重视。

寺正是太.祖赵匡胤堂弟的儿子,虽说也是姓赵,和当今皇帝的亲缘不算太远,但毕竟不是太.祖太宗的父亲这一脉出身,严格来讲算不上“宗室”,只是太.祖亲睦同族,也让他沾了皇室的光,能够出任官员罢了。

也正因如此,他半分不敢怠慢皇帝的差事。

皇帝下了船就去行宫里歇着了,他马上拖着钦天监专司风水的官员去皇陵那边开始干活。

造墓的第一步就是选定土地,尤其是给皇家造墓,既要在有限的皇家墓场里选择风水较好的土地,又不能占了风水太好的——毕竟皇帝们也是要葬在这里的,王爷要是将最好的风水占了,皇帝又往哪埋?

而且皇帝这回还给提了个要求,要将襄阳王葬在先帝陵墓附近。

这可选性就大大地减少了。

寺正拉着钦天监官员往墓地走:“刘大人,此事你可得慎之又慎。这位襄阳王可不是凡人,官家上心着呢,出了一点差错,可都是咱们担着干系。”

刘大人苦笑:“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在钦天监呆了这么多年,宗室选墓的那些忌讳他还不明白吗?无外乎是这一位比别人更特殊些,那就多赔上几分小心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到了先帝皇陵附近,宗正寺寺正对刘大人道:“就在这附近,要建起一座王陵。咱们今天先粗粗地看一遍,大致心里有个谱儿,明天再多带点人仔细探查。”

刘大人蹲下身来,捻起地上的一抹土,皱眉道:“这里可不行。”

寺正也蹲下身:“因何不行呢?”

刘大人将手上略微潮湿的泥土递给他看:“今天太阳这么烈,这土还没被晒干,说明这里湿气太重,地下肯定有水,这里不能造陵,会被……”

寺正打断他:“咱们换个地方看。”

有些话不能乱说,说了之后犯忌讳。

这里是先帝陵寝附近,先帝陵寝当年那档子破事儿别人不清楚,他身为宗正寺寺正还不清楚吗?

水不水的,可别提了。

走了数百步,脚下的泥土眼见着比之前干燥多了。寺正抬眼望去,离先帝陵也不远。